|
|
黎明:我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劉德華:不必刻意讓賢! 觀看數:1482 人
90年代的香港歌壇,四大天王擁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他們是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四人既是同一個圈內的朋友,也是分屬不同唱片公司的競爭對手。
四人各有所長,多棲發展,但競爭最激烈的還是在音樂方面。每次音樂頒獎禮,基本上都是四人承包了所有獎項,偶有芝麻遺漏他人。頒獎禮現場第一排中間的四個位置,多年來幾乎固定屬於他們。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四個人中,張學友以唱功見長,唱片銷量最高;
郭富城能歌善舞,但相對來說,唱功和人氣都要輸其他三人一截;
唯有劉德華與黎明,差異性不大,都以外形帥氣而擁有超高的人氣,唱歌方面雖稍遜於張學友,但各有特色,倆人可以說旗鼓相當。所以四大天王中就以他們倆人的競爭最大。
黎明和劉德華曾針對“四大天王”做出這樣的評價:
黎明:
四大天王作為一個名稱,會永遠存在,但我覺得它是用來開玩笑的,別人叫我黎明最開心,叫天王最難受,現在又是什麼小天王、小天後,這是沒什麼用的,或許從包裝和宣傳上講,這樣的稱號不單單對於我們四個人,也對於整個香港樂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長達10年的時間我們四個人包攬了大部分的獎項,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後果,不如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人,所以後來我決定退出頒獎禮。
劉德華:
四大天王沒有過時,年輕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輕人身上有很多可取的東西,比如說新音樂,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四人關係非常真誠,不會在一起開商業性質的演唱會,我們都有自己的公司,操作起來不方便,要“老”有所為,不必刻意讓賢。
倆人的話語一對比,似乎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尤其是各自最後一句,黎明主張退出,把機會留給年輕人;而劉德華表示要老有所為,不必刻意讓賢。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為什麼兩位天王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呢?究竟哪一位更值得尊崇呢?讓我們來細細分析一下。
首先看黎明的說法,他把“四大天王”這一稱號看得很淡,等同於玩笑,甚至排斥別人叫他天王。他雖然肯定這個稱號對於他們四個、對於整個香港樂壇確實產生了積極作用,但也帶來了不好的後果—— 包攬各大獎項的同時,等於壟斷了資源,排擠了新人的成長空間。所以他決定退出,把更多機會留給年輕人。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作為一位深受其益的當事人,能如此理性地指出它的弊端,並率先退出這場爭奪戰,黎明可以說境界很高了。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黎明也確實拿獎拿到手軟了,當年他是四人中拿獎最多的一個,再多拿幾個或少拿幾個對他來說已經意義不大,不如退出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比如創造平台來培養新人,比如慈善公益。
事實證明,黎明在這些方面確實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值得點贊。而他本人則十分低調和淡泊,很少公開露面和推出個人作品,但同樣也會有人說什麼“黎明不紅了”“混得不行了”之類的閒話。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再來說劉德華,面對不斷湧現的新人,他認為不必刻意讓賢,而是與大家一起努力,哪怕一起爭奪獎項,也無所謂尷尬。有人會以此道德綁架劉天王,說他一把年紀還和年輕人爭高低,是境界不高的表現。但我認為,這樣評價劉德華有失公允。他缺這幾個獎嗎?不缺。他有倚老賣老,向主辦方要過獎嗎?沒有。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我們都知道,劉德華自出道以來,就是圈內出了名的“勞模”,別人說他唱歌不如張學友、演戲不如梁朝偉,但他勝在勤奮與堅持。不管唱歌還是演戲,他始終在不斷努力追求進步。他不選擇急流勇退,正是他認識到自己還有進步空間,想要做到更好。別人選擇轉戰幕後,他選擇繼續在一線奮鬥,只能說明人各有志,與境界無關。甚至他這種不服老、不服輸的敬業精神,更值得我們欽佩。
所以說,以劉德華的“勞模”品格,不退出才是他最真實的表現,如果退出,反倒顯得刻意了。
總之,不管是天王也罷,普通人也罷,不管怎麼做,都會有人說長論短。“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對於黎天王與劉天王的不同表現,你有什麼見解呢?
參考來源:https://www.toutiao.com/a657393398189968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