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不用批評,只需講八句話,其餘都是廢話!
|
|||||||||||||||||||||
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 ”“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 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 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 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先不要急著教訓他,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噁心的、幼稚的……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 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就可以問他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 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
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 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麼做?”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如果他了解後果,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 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 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 並且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問他最後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如此練習幾次,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經典八問: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麼做?”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父母若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不能剝奪了孩子履行責任的機會。 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並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從而達到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目的。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養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232774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