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了媽媽好著急,去醫院吧,醫生給開一堆藥,或許還要掛水,那麼小的娃想想都心疼。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與其吃藥不如食補,更安全!
健康飲食全說收集到了各種小兒常見狀況的食療方法,分享給大家。
有健脾、去濕、感冒、濕疹、咳嗽、便秘。
。
。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寶寶有這些狀況的時候不用擔心了
厭食、開胃,和健脾食療
感冒食療
汗症食療
濕疹食療
寄生蟲病食療
貧血食療
咳嗽食療
便秘食療
營養缺乏食療
夜啼食療
打嗝食療
腹瀉食療
暑熱症食療
適用於脾胃虛弱、胃納不佳、體弱食少者,常用藥物有山楂、山藥、神曲、麥芽、茯苓、蓮子肉等。
配用食物有蘿蔔、肉、蛋類。
常用藥膳:
1.蘿蔔餅:白蘿蔔250克,面粉250克,瘦豬肉100克。
將肉與蘿蔔剁碎成餡,加蔥、薑、鹽、味精等,做成餡餅,蒸熟或煎熟食用。
治食慾不振、食後腹脹之症。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2.山楂蘿蔔排骨湯:山楂50克,白蘿蔔150克,排骨100克。
先將排骨煮熟,再入山楂、蘿蔔同煮至熟即成。
適用於食慾不振、腹脹噯氣者。
3.裏脊肉粥:豬裏脊1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油、味精適量。
先將裏脊肉切碎,與米煮粥,粥成後加調料即成。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能益胃助食。
4.花生仁粥:花生仁4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也可加山藥30克或百合15克,煮粥。
能健脾開胃。
5.蓮子粥:蓮子肉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有益胃健脾之效。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6.山藥餅:山藥200克,雞內金50克,共研細粉,加水做成同等大小餅20個,烘熟,每次1個,每日2次。
能消食健脾。
適用於脾虛食少者。
健脾的食物有: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小米、蓮子、莧實、豬肚、鴨、鵪鶉。
去濕的食物有:鯉魚、赤小豆、金針菜、萵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1.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
生魚一條、宰淨,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2. 莧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120克,老鴨一隻,宰淨,莧實放鴨腹內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1. 梨粥
梨,味甘,微酸,有清熱生津、潤燥化痰之功,含有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並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5、維生素C等成分。
梨與粳米同用,可增強清熱、生津養胃之功效。
主治小兒胃津不足引起的病症,還可調治煩熱、口乾、舌苔少、大便燥結等症。
原料:鮮梨3個,粳米100克。
製作:將梨洗淨,連皮切碎,去核,加水適量,用文火煎煮30分鐘,撈出梨塊,加入淘洗乾淨的粳米,按常規煮成粥食用。
梨也可不去核,但要去籽,因為梨核營養和治療功效也很強。
2. 葡萄汁
葡萄味甘、微酸、性平,能補肝腎,益氣血,鮮者還可生津液。
主要成分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蘋果酸、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胡蘿蔔素、鈣、鉀、 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P等。
葡萄汁發育遲緩並厭食者。
此症狀的患兒比同齡明顯瘦小,面色萎黃,頭髮稀少。
此汁飲用要求不嚴格,最好一天右兩天飲用1~2次,而且要長期服用,方法收效。
原料:鮮葡萄若幹。
製作:將葡萄洗淨,晾開去掉浮水,用乾淨紗布包好絞擠出汁飲用。
3. 西紅柿汁
西紅柿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之功效,並含有醣類、酸類、礦物質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
每次服飲50~100毫升,日服2~3次,可治療因胃陰不足、發熱後嬰幼兒厭食症。
原料:西紅柿數個。
製作:將新鮮西紅柿洗淨,入沸水中泡5分鐘,取出剝去皮,包在乾淨的紗佈內用力絞擠,濾出汁液,即可食用。
此汁不宜放糖。
特點:新鮮、清香、略有甜味。
1.山楂30--40克,大米50--100克,沙糖10克.先將山楂入沙鍋煎取濃汁,去渣後入大米。
沙糖煮粥,可作為上下午點心食用,不宜空腹食。
以7--10天為一療程。
2.大棗10--20枚,鮮橘皮15克(或陳皮3克,先將大棗有鍋炒焦,然後與橘皮放入保溫杯內,以沸水沖泡溫浸10分鐘,飯前代茶頻飲,每天一次。
3.鮮白羅蔔500克,蜂蜜150克,將羅蔔洗淨切成小塊,放在沸水內煮沸即撈出,控幹;晾曬半天,再放入鍋內,加蜂蜜,以小火煮沸,調勻 。
待冷,裝瓶備用,每次飯後食用數塊,連服數天(脾胃失調型)。
4. 西瓜,番茄各適量,西瓜取瓤去籽,用潔淨沙布絞擠取液,番茄用沸水沖燙剝皮,也用潔淨紗布擠取液,二液合併,代飲料隨量飲用。
5.雪梨3個,大米30--50克,生山楂10克,將梨洗淨切碎,加水適量煮半小時,撈去梨渣,加大米。
生山楂煮粥,趁熱食用,每天一次,5--7天為一療程,(帶熱內生型)。
6.鯽魚100克,薏米15克,羊肉50--110克,將鯽魚去鱗和內臟,羊肉切片,與薏米同煮湯後調味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邊服數次(脾為溫困型)。
7.鯽魚100克,豆豉30克,胡椒0.5克,生薑9克,陳皮6克,同放沙鍋內煮湯調味服食,每天或隔天一次,連服四至五次(脾為濕困型)。
8.鯽魚一條,生薑30克,橘皮10克,胡椒1克,將鯽魚去鱗、鰓、內臟、洗淨,將薑洗淨切片,與各藥用紗布包好填入魚肚內,加水適量,小火燉熟,加鹽、蔥少許調味,空腹喝湯吃魚。
分二次服,每天一劑,連服數天(脾虛胃弱型)。
1. 燉銀耳肉
材料:銀耳40克,瘦肉100克,大棗10枚。
精鹽適量。
做法:銀耳泡發,瘦肉切片,與大棗同燉至爛熟後加精鹽適量。
佐餐隨意食用。
銀耳味甘淡性平,含有豐富的膠質和多種維生素等,能養陰益胃;瘦肉。
大棗能補脾益氣,滋陰解膩。
相佐共奏健脾益氣,養陰生津之功。
益氣生津,適於脾胃氣阻不足之厭食者。
2. 蜜餞山楂
材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做法:取優質上乘的山楂500克,去掉柄、核,洗淨後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煮熟,待水收乾時加入蜂蜜,改用小火煎煮5-10分鐘,離火後,晾涼即可。
飯前嚼食3-5枚,可增進食慾;飯後嚼食3-5枚可幫助消化。
開胃。
助消化。
適用於小兒不思飲食或過飽傷食,消化不良。
3. 鯽魚湯
材料:鯽魚1條,生薑30克,胡椒1克。
做法:將鯽魚洗淨,生薑切片,與胡椒一同放入魚肚內,加水燉熟。
飲湯食魚,每天1劑,連食1週,適用於小兒厭食症。
白菜綠豆飲
白菜含維生素B1、 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B6及胡蘿蔔素,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其味甘,性微寒,有養味生津、清熱除煩、利小便、清腸道等功能,菜根作用更為顯著。
綠豆呸甘性涼,能清熱除煩,利小便,解毒。
此湯主要有清熱解毒作用。
用於小兒風濕感冒出汗不徹,周身困重發熱口渴,小便短赤等症。
原料:大白菜根數個,綠豆30克,白糖適量。
製作:先將綠豆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用中火煮至半熟;再將白菜根洗淨,切成片,加入綠豆湯中,同煮至綠豆開花、菜根爛熟,即成白菜綠豆湯,飲時加入白糖調味即可。
特點:清香且甜,綠豆可食。
白蘿蔔燉大排
白蘿蔔有賽人參之美稱,可見其營養豐富,且有滋補潤心、通氣活血之功效,小兒傷風感冒、咳嗽吐痰,吃此菜(或喝湯)後,可立見功效。
原料:豬排1000克,白蘿蔔500克,蔥段、薑片、料酒、花椒、胡椒面、鹽各適量。
製作:
1. 豬排剁成小塊,入開鍋中焯一下,撈出用涼水沖洗乾淨,重新入開水鍋中,放蔥、薑、料酒、花椒面,用中火煮燉90分鐘,撈出去骨;白蘿蔔去皮,切條,用開水焯一下,去生味。
2 .鍋內煮的排骨湯繼續燒開,投入排骨和蘿蔔條,燉15分鐘,肉爛、蘿蔔軟即成。
特點:有蘿蔔清香味,排骨肉好吃,湯鮮好喝。
百合啤梨白藕湯
梨味甘,微酸,性涼,有生津止渴、寬胸除煩、滋陰降火、瀉熱化痰、潤肺止渴諸功效。
《本草求原》說:“梨汁煮粥,治小兒疳熱及風熱昏燥”。
此湯還有蓮藕,能清熱除煩。
《本草綱目拾遺》說百合“清痰火,補虛損”。
此湯三味合用,可治小兒傷風感冒、咳嗽等症。
原料:鮮百合200克,生啤梨2個,白蓮藕250克,鹽少許。
製作:
1. 將鮮百合洗淨,撕成小片狀;折蓮藕洗淨去節,切成小塊,煮約10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2. 把啤梨與白藕放入清水中煲2小時,再加入鮮百合片,煮約10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特點:清香潤口,微有鹹、酸、甜味。
豆腐蔥花湯
豆腐營養豐富,有“植物肉”之稱。
豆腐味甘微寒,能補脾益胃,清熱潤燥,利小便,解熱毒。
蔥辛溫,有發汗解毒作用。
此湯有散寒清熱的功效。
用治療小兒外感風寒,內有胃熱、咽痛聲啞等症。
原料:鮮豆腐2塊,蔥2~4根,油、薑片、醬油、香油、味精各少許。
製作:豆腐切成小塊或條,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放入油鍋中銷煎,加入適量清水,同時放進薑片、醬油,煮沸後再煮20分鐘,將蔥切碎,拌入豆腐湯內,燒開後,淋入香油,撒上味精即成。
特點:鮮嫩醇香,開胃進食,佐餐吃豆腐,飯後喝湯。
紫蘇粥
紫蘇葉辛溫,有散寒解表、行氣寬中的功效。
紫蘇葉能擴張毛細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發汗,其浸液對流感病毒有抑製作用。
紫蘇葉與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
用於體弱嬰兒,對偶感風寒易患感冒者有效。
原料:紫蘇葉6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製作:
1. 粳米用清水淘洗乾淨。
沙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入紫蘇葉,煮沸一分鐘,去渣取汁備用。
2. 鍋內加水,燒開,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時,再加入紫蘇葉汁和紅糖,攪勻即成。
一、主食:
1. 大棗粥
組成:大棗10枚、粳米50克、冰糖適量。
2. 蘿蔔餅
組成:白蘿蔔250克、面粉250克、豬瘦肉100克、生薑、蔥、食鹽、豆油適量。
做法:用蘿蔔、肉,佐料作餡與面粉 作餅,烙熟吃。
二、菜:
七彩豆腐煲
組成:豆腐、胡蘿蔔、豌豆、甜玉米粒、青菜、芹菜、薑蔥、香油適量。
做法:豆腐、胡蘿蔔切丁,待用;用沸水將豆腐丁、豌豆、甜玉米粒、胡蘿蔔丁焯一下;鍋內放底油,下入薑片炒香,加適量高湯,放入焯過的蔬菜,小火煨3分鐘,調味後勾芡,最後淋少許香油,即成。
白蘑菇+雞蛋
組成:蘑菇200克、雞蛋3枚
做法:白蘑菇洗淨,用沸水焯一下。
香蔥切粒,待用;雞蛋炒熟,下入白蘑菇,調味後翻炒,最後撒上適量香蔥粒即可。
飲料:新鮮橘、西瓜汁、西紅柿汁、淡茶水等。
北芪龍眼羊肉湯
羊肉味甘、性溫,補血益氣,溫中暖腎,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較好的滋補強壯作用;龍眼滋陰養血益心;北芪益氣固表。
三者同用,對體熱易感冒、自汗冷患兒有輔助治療作用。
每日早晚1次,溫熱服用。
原料:北芪15克,龍眼肉10克,羊肉100克。
製作:
1. 羊肉洗淨,切成塊,用沸水稍燙。
2. 北芪、龍眼洗淨,置鍋內,加水適量,用旺火燒開,加入羊肉塊,用文火燉至羊肉軟爛,成濃稠湯汁。
根據患兒喜愛,可加鹽或糖,製成鹹味或甜味湯,比白湯好吃得多。
特點:肉鮮湯稠,稍有草藥味。
小麥大棗粥
浮小麥即小麥未成熟的穎果,以水淘之,浮起者為佳。
其主要含多量澱粉及B族維生素等,性味甘涼,有止汗作用,用治療自汗、盜汗,可免去患者過多損失津汁。
糯米味甘,性微溫,能補脾胃,益脾氣。
大棗益氣和血,養心安神。
三者合成此粥,可以起到固表斂汗,養胃健脾的功效。
每日早晚1次溫服。
原料:浮小麥50克,大棗6枚,糯米60克。
製作:將浮小麥、大棗、糯米分別洗淨,去雜,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後文火煮成粥。
特點:粥粘潤,爛熟,稍甜,餵幼兒也可加點糖。
天門冬粥
天門冬味、微苦,性寒微滑,無毒,為中醫補腎之藥。
天門冬與粳米合用成粥,滋陰除煩,生津止汗。
午後低熱,夜間盜汗及痰中帶血的患兒食用2個療程可見功效。
3~5天為一療程,兩療程之間要隔3天再服。
原料:天門冬15~20克,粳米30~6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天門冬洗淨,用水煮熬取汁,去渣,再將粳米洗淨,放入天門冬汁內煮粥,在粥將熟時,加入冰糖,再用文火煮片刻,成粥即可。
特點:粥爛微甜。
山萸肉粥
山萸肉味酸,性澀,微溫,為滋補肝腎的良藥。
還含有蘋果酸、酒石酸及維生素A等成分,與米成粥,有補益肝腎,健胃斂汗的功效。
尤其對肝腎不足,發育遲緩、體弱多病、虛汗常出的患兒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原料:山萸肉2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製作:先將山萸洗淨,去核,與洗淨的粳米入沙鍋注水煮,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糖再稍煮即成。
特點:粥爛糯,微甜,兒童喜吃。
將軍蛋
大黃味苦性寒,性趨下行,古有“將軍”之稱,故稱“將軍蛋”,能清熱解毒潤燥。
雞蛋可和中調味。
此將軍蛋對於小兒胃熱濕疹,大便乾結或臭穢者食之有效。
原料:雞蛋1個,生大黃末1.5克。
製作:先將雞蛋頂端敲出一個小孔,去蛋皮,放入大黃細末,用筷子攪勻,然後用草紙或用白面和水封閉小孔,放入水鍋中,煮熟即成。
特點:雞蛋無異味,小兒可以吃。
金銀花蜜汁米酪
杏仁、綠豆、蜂蜜等均是消暑、祛毒、清熱之佳品。
小兒夏季易發生膿皰瘡、濕疹、吃此品,能清熱利濕,養血祛風,抑製多種細菌和病毒對人體皮膚的侵害,能祛瘙癢、燥濕、瀉火、解毒,殺蟲止痛,治皮膚瘙癢。
原料:杏仁50克,綠豆100克,粳米100克,糯米100克,金銀花100克,蜂蜜200克,白礬少許。
製作:
1. 將綠豆用涼水泡一個小時,然後煮熟,去皮過羅(煮時加少許白礬);杏仁用開水泡一下,然後剝去仁皮,用粉碎機粉碎;粳米、糯米用涼水泡一個小時,用粉碎機粉碎;金銀花用開水泡一個小時,用其汁。
苦參雞蛋
苦參可清熱解毒;雞蛋潤燥和胃、解毒。
此湯可有清熱除濕、解毒潤燥的作用。
用於嬰幼兒濕疹、奶癬很適宜。
原料:雞蛋1個,苦參30克,紅糖30克。
製作:先將苦參濃煎取汁,去渣,再將打散的雞蛋及紅糖同時加入,煮熟即可。
飲湯每日1次,連用6天。
特點:本湯雖有苦味,但糖甜蛋香,嬰兒亦不會拒食。
綠豆粥
綠豆性涼味甘,有較強的藥力,故本粥能清熱涼血,利濕去毒,適於患濕疹者食用,尤對發熱、疹紅水多、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較明顯者適用。
原料:綠豆30克,粳米適量,冰糖少許。
製作:將粳米、綠豆分別淘洗乾淨,同下鍋加水煮粥,粥熟後加冰糖適量調服。
也可單獨用綠豆煎水服,以綠豆煮爛為度。
特點:粥熟,豆、米軟爛,加糖後有甜味,小兒喜吃。
苡仁飲
本飲料有清熱利濕、健脾和中之作用,適宜於濕疹患兒常服,每日1劑(根據嬰兒大小而定量),分數次餵服。
原料:苡以30克,冰糖適量。
製作:苡仁(粒大飽懣色白者為佳)用水浸泡一夜,以除去苡仁特有的難聞氣味,次日把水潷幹,加8倍水,用沙鍋置文火上,煮至快軟時,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此飲還可加粳米煮粥食用,功用與苡米同。
特點:甜香、糯軟,細膩無異味。
豆腐油菜心
油菜富含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具有消毒解毒、行滯活血之功效。
此菜對痛腫丹毒、血痢、吐血、蛔蟲梗阻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原料:小油菜心400克,豆腐100克,冬菇25克,冬筍25克,香蔥20克,料酒10克,澱粉10克,精鹽、薑末各適量,食油25克,黃豆芽湯100克,香油5克,味精少許。
製作:
1. 將蔥切成蔥段;冬菇、冬筍洗淨,去皮切成絲;油菜心洗淨去葉,從根部去4厘米長,去掉葉取中間嫩心備用。
2. 豆腐用刀背壓成泥,放入冬菇、冬筍、鹽、味精、料酒、香油拌勻,上籠蒸10分鐘取出,放入盤中,周圍擺好菜心,中間放蔥花。
海南椰雞湯
椰子肉、椰汁可驅蛔蟲、蟯蟲;核桃仁健腦;雞肉營養豐富。
小兒受寄生蟲的危害,可吃此湯,驅蟲健身。
原料:椰子1只,雞1只(約重600克),薑片10克,核桃仁50克,紅棗50克,清水約用1500克,鹽少許。
製作:
1. 雞洗乾淨去皮,放入滾水中,浸約5分鐘,斬成大塊;核桃仁用水浸泡,去除油味;紅棗洗淨去核;椰子取汁,椰肉切塊。
2. 把雞、薑片、核桃仁、棗、椰汁與椰肉同放10碗滾開水中,加薑片,用猛火滾起後,改用文火煲3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特點:香甜適口,椰味清香濃鬱。
南瓜拌飯
南瓜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蛋白質,有驅除蛔蟲、絛蟲之功效。
本品適合6-9個月以上嬰兒食用。
原料:南瓜1片,米50克,白菜葉1片,食鹽、食油和高湯各適量。
製作:
1. 南瓜去皮後,取一小片切成碎粒。
2. 白米洗淨,加湯泡後,放在電飯煲內,待水沸後,加入南瓜粒、白菜葉煮至米、瓜糜爛,略加油、鹽調味即成。
特點:熟爛略有鹹味,適合食用。
使君子蒸肉
可治小兒腸道蛔蟲及營養不良等症。
每遇嬰幼兒不想吃東西,面部蒼白,日漸消瘦,腹脹且痛、口渴煩躁等症狀出現時,即可吃此菜,定見療效。
原料:使君子5-10克,豬瘦肉100克,鹽少許。
製作:
1. 將使君子去殼,取出使君子肉備用。
2. 將使君子肉和豬瘦肉一起剁碎和勻,加入少許鹽,二者做成肉餅。
3. 將使君子肉餅放入盤內,隔水用旺火蒸熟或煮粥時放在飯面上蒸熟即成。
特點:兩肉相配好吃,味香鹹有口味。
椰蓉堆
椰汁及椰肉都含有蛋白質、果糖、葡萄糖、蔗糖、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E、維生素C、鉀、鈣、鎂等成分。
椰肉色如白玉,芳香滑脆,椰汁清涼甘甜,椰蓉具備這些特點和含有各種營養素。
中醫認為,椰汁與椰肉味甘,性平,無毒,有益氣生津,消疳殺蟲等功效。
小兒患有絛蟲、蛔蟲及蟯蟲症時,每日晨起空腹喝椰汁或吃椰蓉肉,兩個小時後再吃飯,每日吃1-2個椰子,吃上幾天,即可起殺蟲功效。
原料:椰蓉170克,砂糖60克,雞蛋2只,面粉15克,化牛油30克,牛奶60克,發酵粉15克,椰油420克,香油少許。
雞汁粥
雞肉味甘,微溫,能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並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鎂、鉀、納、維生素等在家的營養成分。
雞煎湯汁同粳米煮粥,其補脾益陰、養血強體作用大,主治年幼體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等症,可防治貧血症。
原料:母雞一隻(約重1000克),粳米60克。
製作:將雞宰殺,去內臟,去毛,洗淨,放在鍋內加水,煎煮出雞汁,以原汁雞湯分次同粳米煮粥。
煮粥時先用旺火煮,再改用文米煮之。
特點:粥鮮爛,雞肉味濃。
脊肉粥
豬脊肉是指豬脊背上的精肉,古代人已作為藥用。
其性味甘、鹹、平。
豬瘦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並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可防止發生營養不良。
此粥補益人體,小兒常食可防止發生貧血。
原料:豬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油、川椒粉各少許。
製作:先將豬脊肉洗淨,切成小塊,放鍋內用香油炒一下,然後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爛熟時,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再煮沸即成。
特點:粥有肉、香油等調味品,味道極好。
韭菜炒羊肝
羊肝性味甘平,有益補血、益肝明目;韭菜味甘辛,性溫,能補腎助陽,溫中開胃,主要含揮髮油、硫化物、甙類、蛋白質及鈣、磷、鐵等成分。
此菜餚可收益肝溫腎、養血明目的功效。
原料:韭菜100克,羊肝120克,食油適量,薑、蔥、醬油、味精各少許。
製作:
1. 韭菜洗淨,切成小段;羊肝洗淨,去筋膜,切片。
2. 起鍋加油,先下蔥、薑末,炒出香味,加入羊肝片略炒,再入韭菜和醬油,用旺火急炒,至熟,加味精即成。
羊肝要炒熟、炒勻,以免生肉有毒菌,也可先用水煮,熟後再炒,比較安全。
特點:肝鮮香,熟而不焦。
鮮茄肝扒
嬰兒出生六個月後易發生貧血,此菜餚含鐵、維生素豐富,尤以肝含鐵多,可幫助構成紅血球中的血色素。
適合6~12個月的寶寶和學齡前兒童食用。
原料:豬肝100克,紫心番薯250克,番茄2只,面粉50克,生抽、鹽、糖各適量,澱粉少許,花生油500克(約耗50克)。
製作:
1. 豬肝用鹽醃10分鐘,用水沖後,切成碎粒。
2. 番薯連皮洗乾淨,整個放在水中煮軟,撈起剝皮,壓成泥狀,加入肝粒、面粉,攪拌成糊狀,用手捏成厚塊,放進油鍋中煎至兩面呈金黃色,為肝扒。
3. 番茄切成塊,放入油鍋中加生抽、鹽、糖略炒,將澱粉芡汁淋在肝扒上即成。
杏仁蘋果豆腐羹
此羹富含蛋白質和鐵質,可提高嬰幼兒免疫力,防止貧血發生。
原料:豆腐3塊,杏仁24粒,蘋果1個,冬菇4只,食鹽、菜油、糖、味精各少許,澱粉適量。
製作:
1. 將豆腐切成小塊,置水中泡一下撈出。
冬菇洗淨,切碎,攪成蓉,和豆腐煮至滾開,加上食鹽、菜油、糖,用澱粉同調成芡汁,製成豆腐羹。
2. 杏仁用溫水泡一下,去皮;蘋果洗淨去皮切成粒,同攪成茸。
3. 豆腐羹冷卻後,加上杏仁、蘋果糊、味精拌勻,即成杏仁蘋果豆腐羹。
特點:軟糯,清香,嫩滑可口,是嬰幼兒可食之品。
百合蜜
百合含澱粉、蛋白質、脂肪、多種生物鹼、鈣、磷、鐵等成分,有止咳作用。
百合與蜂蜜共用,其潤肺止渴作用更強。
此品對治療嬰兒慢性支氣管炎、咽乾燥咳嗽,特別是入秋之後的咳嗽伴有便秘者更宜。
原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製作:將百合洗淨晾乾,與蜂蜜拌勻,放入瓷碗中,入沸水鍋中隔水蒸熟即成。
特點:清淡甜蜜,可作為小兒點心食用。
核桃鴨子
鴨肉味甘、鹹、性微涼,能補陰益血,清虛熱。
鴨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B1、 維生素B2、維生素B5等營養成分,有利健康。
核桃仁味甘,性溫,能補腎助陽,潤腸通便,含豐富的脂肪和多量蛋白質、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 維生素B2、醣類等成分。
荸薺味甘,性寒,能清熱生津,化痰消積菜餚補腎溫肺,化痰止咳,對治療嬰幼兒腎虛久咳以及慢性支氣管炎等症有效。
原料:核桃仁200克,荸薺150克,老鴨子1只,雞肉泥100克,雞蛋清1個,蔥、薑、鹽、味精少許,濕澱粉、花生油各適量。
蘿蔔蜂蜜飲
蘿蔔味辛、甘、性涼,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還有較強的殺菌功效;生薑是散風寒、止嘔下氣的常用藥;大棗多作和胃養血使用;蜂蜜潤燥止咳。
此飲可起到散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
治療傷風咳嗽,又以風寒感冒咳嗽最為有效。
原料:白蘿蔔1~3大片,生薑3小片,大棗3枚,蜂蜜30克。
製作:將蘿蔔片、生薑片、大棗加水適量煎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成。
特點:飲料甜香,微有薑辣味。
絲瓜粥
絲瓜含有皂甙、絲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醣、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其味甘性涼,能清熱、涼血、解毒、與粳米、蝦米同用煮粥,有清熱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並發或咽喉腫痛均有一定效果,可供早晚餐用。
原料:絲瓜500克,粳米100克,蝦米15克,薑、蔥各適量。
製作:
1. 絲瓜洗淨,去瓤切塊備用;粳米洗好備用。
2. 鍋內加水,上火燒開,倒入洗好的粳米煮粥,將熟時,加入絲瓜塊和蝦米及蔥、薑燒沸入味即成。
特點:粥爛,味清香,有滋有味。
雪梨燉冰糖
梨潤肺清熱,生津止渴,與冰糖同用,增強潤沛止咳作用,可治療小兒肺燥咳嗽、乾咳無痰、唇乾咽乾等症
原料:雪梨1~2個,冰糖30~60克。
製作:將雪梨去皮,去核,與冰糖同置瓷碗內,隔水燉至冰糖溶化即成。
特點:吃梨飲水,清淡甜糯,小兒喜吃。
拔絲白薯
此品有助消化,幫助吸收養分,加速新陳代謝和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可利大便,治便秘,提供身體熱能。
適宜3歲以下兒童食用。
原料:白薯500克,白糖250克,食油15克,枸杞子10克,葡萄乾100克。
製作:
1. 將白薯洗淨,切成滾刀塊,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
2. 炒鍋燒熱入油少許,加入白糖溶化,熬成金黃色,用筷子頭蘸點糖試試能拔絲時,立即將剛炸好的白薯倒 入糖鍋內,同時倒入枸杞子(蒸熟)、葡萄乾翻動,立即出鍋上盤,並立即食用。
炸完白薯距下入糖鍋的時間不可太長,以免薯塊過涼,影響拔絲和口味。
如同時兩鍋分頭進行更好。
紅薯粥
紅薯營養較豐富,並有一定醫療價值,補血活血暖胃,《金薯傳習錄》記載紅薯可治“痢疾下血,酒積熱血,濕熱黃疸,遺精淋濁,血熱經亂,嬰兒疳積。
”紅薯含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和維生素A、維生素C較多,其所含蛋白質比大米、白面為多。
因此吃紅薯是食藥並用。
小兒大便秘結吃上幾次即可好轉。
原料:新鮮紅薯25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紅薯(以紅皮黃心者為好)洗淨,連切成小塊,加水與粳米同煮成稀粥,待粥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再煮沸兩次即成。
紅嬰兒食用紅薯可去皮下鍋煮。
特點:薯甜、糖甜、粥甜,好吃,好消化。
蜜奶芝麻羹
蜂蜜味甘,性平,能補中潤肺,潤腸解毒,為良好的營養、滑潤劑;芝麻味甘、性平,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的作用;牛奶營養豐富,亦有益胃潤燥的功效。
三物同用,和胃養血,潤腸通便,治療嬰兒久病體弱、腸燥便結功效甚佳。
每早空腹服用為宜。
原料:蜜糖15~30克,牛奶100~200克,芝麻10~20克。
製作:先將芝麻洗淨,晾乾,用文火炸熟,研成細末,再將牛奶煮沸,衝入蜂蜜,最後將芝麻末放入調勻,即成。
特點:軟糯香甜,是幼兒、兒童喜吃之品。
桑葚蓯蓉湯
桑葚味甘,性微寒,滋陰補血,潤腸通便,含有葡萄糖、果糖、鞣酸、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肉蓯蓉味甘鹹,性溫,質地油潤,有潤腸通便之功效。
此兩品同用,則可滋腎潤腸,養
血通便。
對小兒體弱、血虛腸燥的大便秘結有治療作用。
可早晚分服,每次適量。
原料:桑葚20克,肉蓯蓉15克,黑芝麻10克,炒枳殼6克。
製作:將桑葚洗淨,與肉蓯蓉、黑芝麻、枳殼同下鍋內,先用旺米燒沸,後用中小火燒煮,煮約1小時即成。
特點:湯鮮略甜,滋而不膩。
雪梨燉羅漢果川貝
此品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除瘡毒,降低血壓,清熱鎮靜,清肺止咳,潤腸通便,對氣管、咽喉等病均有治療功效,尤其對腸炎、便秘、痔瘡療效甚佳。
原料:雪梨500克,羅漢果、川貝母同放在小盆內,冰糖少許,蜂蜜20克,水約1000克。
製作:
1. 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小塊;羅漢果洗淨,剝去外殼;川貝母洗淨。
2. 將雪梨塊、羅漢果、川貝母同放在小盆內,加入冰糖、蜂蜜和1000克水,拌勻,入蒸隔1小時即可。
冰糖不可過多,因有蜂蜜,而且冰糖要先砸成小塊,以利摻和均勻。
菠菜面
嬰幼兒患營養缺乏病,與其在1 歲內生長速度快有關,其缺乏營養也是多方面的。
菠菜含磷質、鐵質,有助於嬰幼兒身體新陳代謝及促進脂肪、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組織骨骼、牙齒的主要元素,也是構成紅血球中之血色素的成分。
所以,此菜對消除兒童營養不良效果顯著。
此菜適合9-12個月嬰兒和較大的幼兒食用。
原料:菠菜20克,菠菜烏冬面100克,粟米蓉10克,鹽少許。
製作:
1. 菠菜洗淨清,入開水燙軟,撈起,切成菠菜蓉。
2. 粟米用水洗淨,泡軟,磨成泥狀。
3. 菠菜面出水後,放人湯內,煮約5分鐘,加人菠菜蓉、粟米蓉再煮至滾,加鹽即成。
白果粥
此粥可供6個月以上嬰幼兒食用,其營養豐富,食用幾天後即可使小兒的營養不良症有所好轉。
原料:白米250克,白果150克,腐竹50克,麥片20克,醬油10克,鹽少許。
製作:
1. 將米洗淨,用少許鹽拌勻。
2. 白果去殼,切開,去掉果中白心;腐竹用溫開水泡軟,用刀剁碎。
3. 清水3500克放入鍋內,用旺火煮沸後,下米、白果和腐竹同煮,煮半小時後,用淨紗布包住麥片,放進粥鍋內再煮半小時,米爛後,取出麥片渣包,即成。
4. 注意米和腐竹都要煮爛,以利寶寶食用。
特點:此粥如牛奶般潔白,並有腐竹香味。
果汁
此果汁可以補充母奶、牛奶內維生素之不足,增加抵抗力,促進生長發育,防治營養缺乏病,特別是預防壞血病有特效。
此果汁可餵4個月以上嬰兒。
原料:柳丁、番茄、橘子(或其他水分多的水果)各適量。
製作:
1. 先將水果外皮洗淨,備用。
2. 柳丁、橘子切成兩半,取乾淨容器,將果汁擠於容器內,再加入等量的冷(溫)開水。
3. 番茄選擇外皮完整而且熟透的,用熱開水浸泡2分鐘後,去皮,再用乾淨紗布包起,用湯匙擠壓出番茄汁。
4. 將柳丁、橘子、番茄汁兌在一起即成。
如果孩子喜甜味,也可加入少許糖。
特點:香鮮適口,兒童喜喝。
西式牛奶白米粥
白米、牛奶、黃油及砂糖營養豐富,適合5歲以上嬰兒食用,可防治營養不良症。
原料:白米100克,砂糖100克,牛奶300克,黃油10克。
製作:把白米洗淨,投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旺火煮20分鐘,再加入牛奶、砂糖、黃油,煮到米爛即成。
特點:軟糯爛熟,味微甜,香甜可口。
白飯魚蒸蛋
此蒸蛋營養豐富,蘿蔔開胃,可增強食慾。
此品可供9-12個月大嬰兒食用。
原料:雞蛋1個,白飯魚50克(其他鮮魚也可),紅蘿蔔少許,開水1杯。
製作:
1. 紅蘿蔔去皮,切成極小的粒,放入沸水中燙熟燙爛。
2. 白飯魚入熱水燙,去鹹味,撈起,去骨切碎。
3. 雞蛋打散,與白飯魚同放一深碟內,注入1杯涼開水拌勻,不加鹽,用中火蒸約5分鐘,蛋熟後加入紅蘿蔔丁,即成。
4. 注意事項:嬰兒腎臟尚未發育完善,不宜食用鹹味食物,白飯魚本身就有一定鹹味,所以必須用開水燙去鹹味,更不必加鹽。
特點:鮮香軟嫩。
百合粥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其中含澱粉、蛋白質、脂肪、多種生物鹼、鈣、磷、鐵等成分,與糯米同煮成粥,睡前食用,或分早、晚兩次食用,可潤肺、清心安神,控製孩子夜間啼哭。
原料:百合50克,蓮子(帶芯)30克,糯米100克,紅糖少許。
製作:
1. 將百合、蓮子洗淨,同置鍋中,加水適量,與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紅糖煮沸即可。
2. 注意百合、蓮子和糯米都要煮爛,使粥細膩軟爛。
龍眼粥
龍眼肉性甘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類成分。
中醫認為龍眼肉“主五臟邪氣,安誌,久服強魂,聰明。
”為補品中之上品,與大棗、粳米同食,起到安神定驚作用,可減輕小兒夜啼症。
原料:龍眼肉10克,紅棗3枚,粳米50克。
製作:
1. 將龍眼肉、紅棗、粳米洗淨,同放在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粥,粥熟後用筷子夾出棗核、棗皮和龍眼肉渣,即可食用。
2. 可適量加一些白糖,孩子會更喜歡吃。
特點:粥稠米爛,微有甜味。
蟬麥大棗湯
蟬蛻性甘平,疏風定驚,為嬰兒常用藥物;鉤藤、浮小麥平肝鎮驚、養心安神;大棗養血益脾;甘草清心火。
此5味合用,鎮定安神效果好,每日1劑,數劑後即可治好小兒夜啼。
原料:蟬蛻2克,浮小麥6克,鉤藤3克,大棗3枚,甘草2克,白糖少許。
製作:以上各原料用涼水洗淨,加入適量水,放入砂鍋內同煮,去渣飲湯,加入白糖即成。
特點:略有草藥味,加入白糖可減少藥味。
3-6歲孩子可以食用。
三七燉雞
原料:田七(即三七)6克,雞肉100克,鹽、味精各少許。
製作:
1. 將雞肉洗淨切成小塊。
田七洗淨切片,與雞肉同放瓷盅內,加少量水,備用。
2. 鍋內入水,燒開,放入瓷盅,隔水用文火燉2-4小時,待雞肉及田七均熟爛時,湯液會起膠粘狀,說明熟爛合格,再加上鹽、味精等調味品,即可食用。
百合麥冬湯
百合潤肺降氣,麥冬滋陰養胃,兩藥均可滋燥斂火;豬瘦肉養血厚胃,用於胃陰不足,胃氣上逆所致的呃逆。
患兒易煩躁,愛發脾氣,可在將要打嗝之前飲用,則可緩解打嗝。
原料:百合30克,麥冬15克,豬瘦肉50克,調味品適量。
製作:將百合、麥冬、豬瘦肉分別洗淨,同置鍋中,加水適量煲湯,加調味品即成。
特點:此口喝湯,也可吃肉。
肉爛、湯稠,略有麥冬味,倍感清香,滋而不膩。
調味品根據食者所好選用。
布渣葉茶
布渣葉為消滯開胃的常用藥,對食積有較好的療效;綠茶性涼,去肥膩消滯,瘦胃腸。
此茶有較好的消滯除積、和胃降逆的功效,小兒發生呃逆,常飲用此茶可見效。
原料:布渣葉10克,綠茶適量。
製作:將布渣葉和綠茶同置熱水瓶內,衝入開水1000克,當茶飲用,每日飲數次。
特點:有濃鬱的茶味。
豆腐苦瓜湯
豆腐甘寒,苦瓜苦寒,均能清大熱,清胃降火,對呃逆不止伴有便秘小兒食用更佳。
原料:豆腐2塊,苦瓜50克,調味品適量。
製作:豆腐切成小塊,苦瓜洗淨,切成薄片,在沙鍋加水適量,用文、旺火交替,煲2小時,至瓜爛、豆腐熟,再加入調味品,即成。
一般用鹽、料酒、味精、香油等,調成鹹香味,但也可以單獨加鹽,壓住苦味,因食者喜好調配。
特點:此湯瓜爛,略有苦澀味。
胡椒燉豬肚
此湯可在飯前飲用,豬肚還可佐餐食之。
胡椒性溫熱,有溫中散寒作用;豬肚健胃養胃,散寒止呃的功效。
用於因脾胃虛寒,風呃聲低弱,患兒面白體弱畏塞肢涼者最為有效。
原料:白胡椒30~50粒,豬肚1個,食鹽、料酒、味精各少許。
製作:先將豬肚洗淨(可加鹽、醋、用開水燙洗),鍋內註水,豬肚塊(或絲)下鍋,加入白胡椒,煲2小時左右,湯稠肚爛時,加入食鹽、料酒、味精即可食用。
特點:豬肚爛熟,湯稠,味鹹香。
雪梨紅糖水
雪梨性味甘寒滋潤,紅糖微溫和胃。
此糖水俱有清甜可口,生津養胃,和中止呃的功效,對於因胃陰不足,脾虛失和而見呃逆患者,可見顯效,不可對口燥食少,大便不調者起到治療作用。
可每晚飲用,數日見效。
原料:雪梨1個(約重150克),紅糖50克。
製作:挑選質量好的梨,洗淨,連皮切碎,去核、籽,投入鍋內,加適量水,用文米煎沸30分鐘,撈出梨塊不用,加入紅糖稍煮,至糖全部深化時,即可飲用。
特點:酸甜可口,略粘稠不澀。
白扁豆瘦肉湯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具有健脾化溫之功,且含有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5、維生素C及生物鹼、糖內、鈣、磷、鐵等成分。
此湯用於小兒脾虛泄瀉、消化不良、暑濕瀉下等症。
原料:白扁豆50克,豬瘦肉100克,鹽適量。
製作:豬瘦肉洗淨,用開水稍燙去血腥味,切成細末,然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再加入白扁豆,用文火燉1小時,調味後即可食用。
特點:豆爛肉香,可根據食者喜好進行調味,或鹹或甜均可,喝湯吃肉、豆。
胡蘿蔔粥
胡蘿蔔味甘,性平,有健脾、助消化之功,並含有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脂肪、醣類,其中含大量果膠,有收斂和吸附作用。
患兒腹瀉食用後,可抑製腸道蠕動,對消化不良、乳食所傷引起的腹瀉尤宜。
原料:胡蘿蔔(紅蘿蔔)適量。
製作:將胡蘿蔔洗淨,去除根、須,放入蒸鍋內上米蒸熟蒸爛,取出晾涼,搗爛成泥。
如果小孩喜吃甜食,也可稍加白糖。
特點:清香適口。
蓮藕粥
藕性涼,味甘微澀,含有鞣質及天門冬酰胺等成分,有較好的收澀止血作用,並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可用來治療小兒脾虛久洩、便中帶血。
原料:老藕250克,粳米100克,白糖60克。
製作:先將藕刮淨,切成薄片,再將粳米淘洗好,兩者同下鍋用水煮成粥,將熟時調入白糖,煮熟即成。
特點:粥甜爛,兒童喜吃。
蓮子飯焦粥
蓮子甘澀,可補脾止瀉。
《本草綱目》載蓮子“除寒濕,止脾瀉久痢。
”蓮子,主要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等;飯焦有“運脾消食,止泄瀉”的功用。
主治小兒脾虛泄瀉、久痢、面色萎黃、手足不溫、便下不消化等症。
疳積患兒也可選食此粥。
原料:蓮子50克(去芯),飯焦(鍋巴)適量,白糖少許。
製作:鍋內加水,下入蓮子,鍋巴同煮至稀粥狀,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可食用。
鍋巴要焦黃,不可焦黑,否則不好吃。
特點:軟糯稠粘,微甜,清香。
葛根粥
葛根味辛、甘、平,有解暑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
葛根主要含有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黃酮等成分,有明顯的解毒作用,與粳米同煮,可減輕其寒滑作用,延緩藥效,起到清胃養陰、生津止喝作用。
小兒夏季熱,胃熱多渴,多食多飲者,食此粥可使大便通暢,減輕病狀。
原料:鮮葛根40克,粳米100克。
製作:
1. 將葛根洗淨,切片,加水磨成水粉,待沉澱後,去水取粉備用。
葛根磨成水粉要細膩,否則影響粥的質量。
2. 粳米洗淨,入鍋加水煮粥,煮至半熟時,加入葛粉,再同煮成稀粥即成。
特點:此粥無異味,微甜。
荷葉飲
荷葉味苦,性平,其氣芳香,可清夏季暑熱,並含有荷葉鹼、蓮鹼等成分,可直接擴張血管,從而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用糖調味,增強解暑清熱、養陰醒胃的作用。
對患夏季熱,神疲乏力,飲食不思,口渴不止,胸悶苔厚者,食之有效。
每日1劑,連用數天可見效。
原料:鮮荷葉100克,蜂蜜或白糖100克。
製作:將鮮嫩荷葉洗淨,鍋內加水,入荷葉,燒開煎煮,待湯少見濃時,加入蜂蜜或白糖,再燒沸即停火成飲料。
以用鮮荷葉效果好,味道也更清香。
如將荷葉飲放冰箱冷凍後飲用,可增加解暑清熱之效。
特點:有荷葉清香,甜蜜適口,是小兒喜用飲料。
黃瓜蜜條
黃瓜味甘,性涼,能清熱止渴,利水消腫,清火解毒。
含有醣類、苷類、咖啡酸、綠原酸、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B1、維生素C及揮髮油(苦味成分)、葫蘆等成分,營養豐富。
蜂蜜潤燥解毒,並起到調味作用。
用於嬰幼兒夏季煩熱口渴,小便不利,亦可用於濕熱瀉痢較輕患兒。
隨意作水飲用。
原料:黃瓜1500克,蜂蜜100克。
製作:將黃瓜洗淨,去蒂把,剖開去瓤,切成條狀,放鍋內,加少許水,用中炎煮沸後,去掉湯汁,趁熱加入蜂蜜調勻,再煮沸即成。
特點:清淡甜蜜,兒童喜吃。
苦瓜粥
苦瓜味苦,性寒,能解熱解暑,養陰健胃,用於夏季熱症和煩渴不止,少食多飲或伴有目赤尿短患兒。
原料:苦瓜10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製作:
1. 將苦瓜洗淨,切成小塊;粳米淘洗備用。
2. 鍋中加水燒開,加入粳米、苦瓜煮粥,粥煮至半熟時,加入冰糖,糖化解後即成。
特點:粥略有苦澀味,加入冰糖後即可去苦味。
麥冬粥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潤肺止咳,益胃清心等作用,還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維生素A等成分。
可用於夏日小孩解熱、清炎、鎮咳、強心,與米同煮,明顯增強其益胃養陰、清熱除煩之功效。
嬰幼兒夏熱時用甚宜。
原料:麥冬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
1. 將麥冬洗淨,放在沙鍋內,加水上火煎出汁,取汁待用。
2. 鍋內加水,燒沸,加入洗過的粳米煮粥,煮至半熟悉,加入麥冬汁和冰糖,再煮開成粥,即可。
特點:粥稠味甜,麥冬無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