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分享

 

放下療愈,傷痛便不會再成為一種障礙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切在哲學、詩歌、藝術、政治領域成績卓著的人,即使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也不例外,都是憂鬱的常客。”

 



放下療愈,傷痛便不會再成為一種障礙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切在哲學、詩歌、藝術、政治領域成績卓著的人,即使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也不例外,都是憂鬱的常客。”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為人知的傷痛。因著這傷痛被隱藏,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不順暢,越來越不如意。於是,我們掙扎著,我們不甘心,我們就是要以一己之力與其對抗。想盡一切辦法將傷痛抹掉,讓自己可以過得順心如意一些。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後來,我們開始以療癒的名義:
學習成長、不停地參加各種工作坊、課程,四處尋找合自己心意的導師來引導;針對傷痛下手,一步步挖掘自己內在的那個核心。
那個核心是過往的傷痛,是曾經無力面對這個世界的內在小孩,也有稱之為“小我”;試圖改變父母、改變伴侶、改變孩子,改變命運給予我們的一切人事物。

當然,我們也會說,我們自己也會跟著改變。我們把很多時間和精力甚至物力,寧可用在催眠療傷、用在參加課程上,也不會用在與父母的相處、與伴侶的交流中;以為自己需要療愈,身邊的人也一樣需要。然後,不停地給對方講著我們聽來的所謂更高層次的道理,希望對方也能走向自我成長的路上。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其實,這些都沒有對錯好壞之分,關鍵在於,大部分人,以療癒的名義,讓自己的控制欲、不為人生負責任等等面向隱蔽得更深。
換句話說,療愈,成了很多追求身心靈成長的群體逃避現實生活的最佳藉口。

這樣的藉口太完美,以至於他人說不出什麼來,即使說,也只能說一句:這人神經病。而這個“神經病”,卻不以為然,還到處訴苦說身邊人不理解自己。

怎麼理解你呢?你連現實生活都不顧了,你只知道上課、學習,卻難以用心做做家務、陪陪孩子。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而且理由還非常偉大:自我成長也是為了自己、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

既然是為了自己、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那麼,可不可以多拿出一點精力和心思,在現實生活中去愛惜自己,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休息?可不可以多拿出一點精力和心思,打理一下家務事、學習一下如何營造更溫馨的家庭氛圍?可不可以一心一意地陪陪孩子,聽聽孩子的心裡話?

很多人都知道“當下”,卻最不願意面對當下,所以,療愈過去的傷痛,只是為了更​​好地面對當下,便成了最完美的自我成長的但事實上卻是逃避當下的理由。確實,當下此刻,無心工作、總是分神,太多的煩惱事、太多的傷痛騷擾著自己。我們需要療愈,更需要學習如何更好地處於當下。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而很多人,其實書籍也沒少看,各種課程也參加了不少,懂得的道理完全可以成為一位理論上的大師了。那麼,回到現實中,去實踐那些道理,去活出那些真理。這才是真正的療愈。

怎麼實踐?怎麼活出來那些理兒呢?
唯一的方式,就是回到當下這一刻。

讓過去的過去,讓傷痛和那個還未長大的內在小孩,都留在那個時空,也就是那個過去的空間裡。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就讓它安安靜靜地待在那裡,然後,轉過身,向前走。

你說你沒有力量向前走,沒有力量讓自己安住在當下。
那當然,你的精力你的心思都放在療愈過去的傷痛上了,你怎麼可能有力量活在當下?
療愈,是不是也有一種不願意臣服於那個時候的傷痛的意味?
療愈,是不是也只是逃避當下這個處境的藉口呢?

回到當下,讓自己的人生擁有一個全新的旅程,其實真的很簡單,那就是:
看到屋子有點亂,就起身去收拾;
見到孩子的衣服有些髒了,那就脫下來去洗;
伴侶回來晚了自己有點不高興,那就如實說出來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責,或將這個不高興的情緒壓抑下去;
有工作要做,那就全力以赴去做;有問題要解決,那就去想辦法解決掉……

能減少一次訴苦就減少一次;能起身做事就起身做事。
行動起來,才是療愈過往傷痛的真正膏藥。
說得再多,不如去做。
懂得再多,不如行動起來。

當你在生活中,停止抱怨和指責,並說(抱怨、訴說或講道理)得越來越少,做得越來越多時,你會發現,你內在的力量,已經不知不覺間積攢起來,成為你活在當下的助力。

當然,走在自我成長這條路上之前,肯定是先想到療愈過往的傷痛。這無可厚非,不過,若一直沉溺於療癒傷痛之中,不回到當下這個現實裡去做事時,療愈,便成我逃避現實生活的藉口。

先想到療愈,之後穿越療愈(有時候,所謂的穿越,其實是直接忽視的含義。這也是很多人的某些模式不斷反复的原因之一),最後主動終止療愈(也就是放下療愈)。

放下療愈,讓過去的一切留駐在那個時空裡,帶著愛與敬重,與過往做個徹底的告別;然後,完全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責,並安住當下的此時此景,讓自己成為行動的巨人。傷痛,便不會再成為一種障礙。

後記:寂靜法師說過,心停留在苦難中,才是苦難不斷的根源。成長和完善,不應存在條件:不療愈,就不往前走——那生命就真的停滯在了苦難中,“成為苦難不斷的根源”。竹密不妨流水過,不管前面是彩虹還是荊棘,都要滿懷希望地往前走,那時才發現,原來解脫就在當下!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切在哲學、詩歌、藝術、政治領域成績卓著的人,即使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也不例外,都是憂鬱的常客。”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熱門推薦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901人都推薦這個。




 





Love分享
 

 

 

 若有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 請瑱 侵權通知書 本站將會刪除或修正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