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粗暴,孩子就有多叛逆!
|
|||||||||||||||||||||
本來孩子在客廳玩玩具,一個人很開心。又堆城堡、拼火車,又用毛巾、小棉被等物品給小鳥做房子做窩,看見從臥室出來的爸爸,歡天喜地的跑到爸爸前,正想對他炫耀自己的成績。可是,心情欠佳的爸爸,看到客廳被糟蹋的一片狼藉,非常生氣,劈頭蓋臉的把孩子猛訓一頓,大聲呵斥說,快把玩具收起來,看你把家裡搞的像啥樣了,這裡又不是遊樂場,容不得你在這撒。都多大了,還不知道愛乾淨,跟你媽一樣,不收拾家,一堆壞毛病。 滿腹牢騷像機關槍一樣,放個不停。
可孩子因玩的高興,正沉浸在自己創意無窮的極樂世界裡,也根本沒把爸爸的話當一回事。 孩子爸爸看她無動於衷,繼續搗鼓著自己的城堡、鳥窩和玩具,這就更來氣了,又接著吼道,讓你幹活,你沒聽到是吧?還在那淘氣,每天就知道玩,再不把客廳收拾好,我就把你扔掉。結果孩子畏懼于爸爸的權威,被他這樣一嚇,立刻停止了拼圖。說,收就收,有什麼大不了的。 孩子賭氣說的一句話,更激怒了氣憤中的爸爸:你什麼態度,有你這樣的孩子嗎?你就這樣對爸爸說話的?沒規矩!後來孩子沒有反駁,只是半天都悶悶不樂,一語不講。
事情雖然過去十多天了,可是孩子經常會不斷的問媽媽,你喜歡我嗎?為什麼?你會不會把我扔掉?為什麼?這話幾乎成了孩子口頭禪,哪怕他做了一件讓大人非常開心、滿意的事情時,也會冷不防的從口中蹦出問,那你還把不把我扔掉?那你喜歡我嗎?為什麼? 為此,孩子媽媽極度不安,究竟怎樣,才能改掉孩子這個口頭禪的毛病? 一些媽媽們討論著,有人說怪他爸,爸爸態度好了,孩子就會開心許多;有說孩子缺乏安全感,夫妻感情不和影響的緣故;有說孩子這樣是,只是為了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認可,沒什麼關係……半天也沒討論個結果來。 可是我想,一個四五歲孩子,你能指望他像大人一樣,長期坐在一個地方安安穩穩的看書、寫字嗎?那可只是個孩子、正當隨心所欲玩的年紀呀。 你能指望他老老實實在哪躺著,或者對著電視、手機執迷不悟?你還是希望他像個木頭人一樣,沒有直覺不被麻煩,哪裡有空往哪搬,礙事就搬走? 孩子就是孩子,愛玩是天性,也是充分發揮想像力、學習力的大好時光,你如此粗暴、如此不冷靜,能指望教育出一個通情達理、心如明鏡的孩子?這種一時衝動、口無遮攔的行為,或是經常指責、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毫無益處,並且只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嚴重後果和極度的心理偏差。 你夫妻感情不和也罷,你心情不好、你鬱悶難當也罷,你可以想法設法去排解,但你沒權力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無論什麼時候,他都不該成為我們的出氣桶。 要知道,經常處於暴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會說謊、不誠實。
有的孩子天性本身膽小害怕,你咋呼一聲,能把他魂嚇破,也不足為奇怪。那樣往往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精神壓抑,形成唯命是從的個性,不管父母說的對與錯,只想做那個乖乖孩。 我就知道自己從小就是個膽小怕羞的孩子,只要見到父母大聲說話或是吵架時,就會嚇的藏起來、躲的非常隱蔽。記得有一次夜晚,看見爸爸媽媽不知道為啥事爭吵不斷,我就悄悄躲進了衣櫃裡,待他們安靜下來才發現我不見了。
這時,全家人爺爺、奶奶、姑姑們包括村莊的一些人,也發動了起來,把整個村莊都找遍了,不見我的蹤跡。後來深更半夜近淩晨時分,躲在櫃子裡睡著的我,在翻身時櫃門被擠開,家人這才發現。 都說我淘氣、傻,偏偏往這裡面鑽,讓家人好不擔心呀。可家人不知道,我當時是因為害怕極了,無處可躲。即使父母之間的爭吵、大聲說話,跟我沒有一點關係,可我還是怕怕、因為膽小呀! 經常處於言語或身心暴力下的孩子,他們還會孤獨無依。
尤其當眾打罵孩子,你作為父母,是揚了威風,痛苦了,掙得面子,逞得一時口快、手快,可給孩子帶來的心靈傷害是終身的。 孩子們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與小朋友們相處時抬不起頭、有被瞧不起的自卑感,性格孤僻、不善表達、不善與人交往。他們覺得自己很不幸,總是羡慕別人。會不由自主的想,為啥別的家庭那麼和睦、父母相親相愛,老天爺對我不公平?從而感覺生活沒意思,以至於走上人生歧途。 那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膽子大的往往也比較固執、叛逆。父母只知道省事,用最簡潔、最快捷的方式去吼叫、去咋呼連天,孩子吸收的都是父母壞脾傳遞的負能量,他們同樣也會用粗暴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人際關係從小就處於緊張、惡劣狀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家長是孩子的鏡子,有什麼樣的孩子,背後必有與之相呼應的父母。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請不要以居高臨下的態度、不要以不可挑戰的權威,去作威作福、去發吼發怒,那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孩子更加無助和反向發展,使情況更糟!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278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