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流眼淚生物界的活化石,與恐龍同時期生活的海龜│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
|
|||||||||||||||||||||
海龜的起源 海龜起源於1.5億年前,是生活在和恐龍同時期的白堊紀早期,演化歷史相當悠久。海龜是從淡水龜演化而來的,除了背上的甲殼轉變成具有扁平、流線的外型之外,前肢也變得長而扁平以利於在海中游泳,另外,在眼睛下方演化出「鹽腺」可排出體內多餘鹽分,而這些型態上的演化轉變,是讓海龜能夠成功適應海洋生活的主要原因。 而被視為保育類動物的海龜,雖然長期都生活在海裡,但牠們仍保有與淡水龜相同的產卵方式,因此每當六、七月間繁殖季節的時候,都會爬上岸回到沙灘上挖洞來產卵,然後再回海中繼續生活,這也是海龜非常獨特、有趣的生活習性。 海龜的眼淚
而「鹽腺」則是藏在海龜眼窩後面的一種腺體,是海龜能把體內多餘鹽分排出體外的重要器官,這讓海龜能在海中吞食鹽分含量較多的海中生動,並且可以直接飲用海水解渴的原因。而存在海龜體內90%以上的鹽分,經過3、4個小時的轉化以後,就會隨著牠的眼淚從鹽腺流出體外,這就是大家會看到海龜會流眼淚的最主要原因。
歷史悠久,分布廣泛 海龜是海洋龜類的總稱,生活範圍分布十分廣泛,除了北冰洋以外的全球海域中,都可得到牠們的足跡。白堊紀時期的海龜是肉食性的,被稱為古海龜(Archelon)又名帝龜,體型長達3.5公尺,外殼有明顯的節骨狀。 而全球現存海龜種類有7種,分成2科(海龜科和棱皮龜科)。海龜喜歡熱帶及溫帶淺海水域,以肺呼吸,多數的海龜都是迴游性的,所以在繁殖季節時會從覓食棲地回到當初出生地,來進行繁殖和產卵。海龜科包括綠蠵龜(Chelonia mydas)、赤蠵龜(Caretta caretta)、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欖蠵龜(Lepidochelys olivacea)、肯氏龜(Lepidochelys kempii)以及平背龜(Natator depressus)6種,棱皮龜科為革龜(Dermochelys coriacea)1種,除了澳洲的平背龜以外,其他6種都是國際生態保育聯盟紅皮書中列為瀕臨絕種或受威脅的種類。
綠蠵龜分佈於熱帶與亞熱帶海域。背甲呈橢圓形,有鋸齒狀的下頷。成龜體色從淺棕色有大花斑至墨黑色都有。需20到50年才會成熟,成龜體型可達1公尺以上,重可達100公斤以上。以大型藻類及海草為主食,因體內脂肪呈綠色,故英文名字為green turtle。
赤蠵龜多分佈在溫帶海域。赤蠵龜能夠迴游一段很長的距離,可以從攝食棲地墨西哥橫跨12,000公里寬的太平洋到日本產卵。背甲呈橢圓形,頭約20公分寬(比例較其他海龜大),全身赤紅。成龜體型可達120公分,體重約達200公斤。有強壯的上下顎可碎食,以大型軟體動物及甲殼類為主食。
玳瑁主要分佈於熱帶海域。背甲盾片呈覆瓦狀排列,緣盾尖銳類鋸齒狀,嘴巴類似鷹嘴,所以英文名字為hawksbill turtle,成龜為棕色、橘色或黃色。成龜體型可達85公分,可重達80公斤。以攝食有毒的海綿為主食,能幫忙維持珊瑚礁的健康。 欖蠵龜是在印度沙灘大群集體產卵聞名,幾天內,沙灘上出現成千上萬的龜卵十分壯觀。
背甲略微橢圓,體色近橄欖綠或深灰綠。成龜體型長達70公分,體重約50公斤,是海龜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食性與赤蠵龜相似,以甲殼類為主食。 肯氏龜通常出現在墨西哥灣內活動,喜歡溫暖,生活在海岸附近的淺水水域。背甲接近圓形,體色呈橄欖綠色。成龜體型小,個體大小與欖蠵龜相似,背甲可達70公分,體重可達50公斤。肯氏龜的食物包括一些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水母、藻類以及海膽。 平背龜只分佈在澳洲的大陸棚。背甲近圓形且扁平,邊緣上揚,背甲為欖灰色,邊緣為棕黃色,並具有一層薄膜的蠟質。成龜體長100公分,體重90公斤。在海龜中只有平背龜的幼龜生活在沿海水域,也不做長距離的遷徙,這就是牠為澳洲特有的原因。平常以海參、水母…等一些軟體動物、明蝦和海藻為主食。 革龜是地球上最大的爬蟲類之一,體重可達800公斤。革龜曾經分佈很廣,但現在主要的棲息地在印度洋中的印尼、斯里蘭卡、印度和南非等地區。革龜的背甲與其他海龜不同,沒有硬殼而是類似橡膠的皮革,體色呈黑或深藍色,有許多小白斑點,前鰭肢可長1公尺且無爪。成龜的背甲可達200公分。主食為水母。 海龜的滅絕 根據調查統計現存的7種海龜之中,已經有6種正瀕臨滅絕,是海龜種數的86%。海龜面臨的生存危機主要原因是1、漁業捕殺與誤捕2、棲息地環境嚴重破壞3、海洋環境的污染4、產卵的沙灘遭受破壞,而這些大部份都是因為人類破壞環境所導致的。 在臺灣,除了肯氏龜和平背龜看不到之外,其餘5種海龜都會游過臺灣,其中又以綠蠵龜最為常見。早期的時候牠們還會在臺灣沙灘上岸產卵,但最近由於人為捕殺、棲地破壞和產卵沙灘的消失,現存的綠蠵龜產卵地僅剩澎湖的望安與台東的蘭嶼2處。 綠蠵龜台灣的產卵狀況:1、每年上岸數2~19頭。2、平均每頭產4~5窩卵。3、 澎湖與蘭嶼的產卵間期分別約14天及11天。4、每窩平均約110粒。5、龜卵直徑約40㎜,龜卵重約40~50g。6、卵窩深度約為70公分。
2015海龜生態保育義工 海龜為世界瀕臨絕種之保育類動物之一。全世界共有七種海龜,多分佈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母海龜於每三至七年游回出生地海域交配,並產卵。在過去,台灣,很幸運的有母龜在多處地方上岸產卵,但因環境的破壞及沙灘的開發,如今只剩下澎湖縣望安島、台東縣蘭嶼及屏東縣琉球嶼,每年夏天固定有綠蠵龜上岸產卵。 綠蠵龜生性溫和,在過去曾遭到大量捕殺,及人類採集龜蛋販售。雖然政府於民國78年公布野生動物保育法,但一直沒有徹底實行,直到民國85年澎湖縣政府公告望安島為綠蠵龜產卵地為棲息地保護區,及近年來媒體的報導,綠蠵龜的保育才得以漸漸的施行。 本實驗室希望能透過每年的志願工作者的培訓,能將海龜保育的觀念傳達給更多的人知道。也更希望您的參與能讓海龜保育更進一步。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2655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