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裡的毀容怪客 小心隱翅蟲!
|
||||||||||||
隱翅蟲是一種小甲蟲,不過長的有點像白蟻,據說約有250種,台灣常見的隱翅蟲體長約1公分,寬約2公釐,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有趨光習性,所以會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人家。隱翅蟲本性並不會螫人,可是如果你把牠打死了(包括睡覺翻身,不小心壓到),隱翅蟲體內的隱翅蟲素(paederin)就會溢出,一旦接觸到皮膚,就會造成皮膚的起泡與潰爛。 隱翅蟲主要棲息於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所以在農業較為發達的中南部,居民被隱翅蟲「毒」害的案例時有所聞。類似電子信上的例子,如果你不幸已碰上隱翅蟲,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且馬上至皮膚科接受治療。
一般說來在 1~2天內會出現水泡、膿泡及潰爛;如果小心的照顧,3~4 天會乾凅,再6~7天落屑痊癒,色素沉著約在2週至1個月內會消失。 每年的6~9月是隱翅蟲出沒較多的時期,由於其體積過小,所以紗窗還是沒有辦法有效地防治隱翅蟲的侵擾,所以在可見的防治守則裡,有一條就是勸大家開冷氣睡覺。不過,如果真的碰上了,也別太緊張,輕輕的用口吹走即可。 底下,再整理一點防治之道給大家: 1.隱翅蟲有趨光性,晚上睡覺要關燈。 2.要掛蚊帳,睡前要先檢查一下,以免睡覺時壓到。
3.要關紗門、紗窗,如果太熱,寧願開冷氣睡覺。 4.發現有隱翅蟲上身,千萬別打,用吹的把它趕走即可。 感謝網友龐克姑媽寄來她和隱翅蟲的相見歡照片,給大家參考囉: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3018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