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養生的最高境界,每個人都該看看!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淨則身淨
|
|||||||||||||||||||||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調節心性需要學習聖賢傳給我們的大智慧。 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因為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就會有正確的行為,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 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那麼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
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之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主發謂之機」,主管發射的那個部位就叫機。箭在弦上要發出去,必須撥動這個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有一個機,只有觸動這個機,事情才會發生,不觸動這個機,其他的條件再多,也沒辦法引發事件。 機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它是事情發生的最關鍵因素。它是點,不是面。可是觸動這個點,就能帶動面。 所以,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最關鍵因素。也可以講,病機一開,人的病狀就會顯現出來,人就進入了「病」的惡性循環當中。 和病機相對的就是「生機」。生機一開,人就會進入康復這個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病機和生機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是一對陰陽。病機開了,生機就關了,而生機開了,病機也就自然開始關閉了。這個就是辯證法。 現代的醫院和法院差不多,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而好多情況下,是把不該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為什麼這麼說呢?就以「癌症」為例,癌症現在在人們的心裡=死刑。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症,那麼對於病人來講,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機。 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一切病從心治。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生機。找到了這個生機,對症而治,你就會康復。 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的時候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鍊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很多重病或絕症,都只有一個理由:恨。當這恨沒了,病也必一起消失。這世間最難解的是綿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
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訣。而化除要訣有二:
運動有兩點禁忌:
運動的作用有二:
靜養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

![]()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775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