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氣,就愈胖!」這4種壞情緒正在折磨你
|
|||||||||||||||||||||
你知道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變胖嗎?利用中醫穴位與自然醫學的情緒紓解法,找回好久不見的好心情。 上星期,同事說了句挑動小林敏感神經的話,他一想到就有氣,逢人便抱怨、嚷嚷;過年前領到的年終獎金竟然只有別人的一半,虧他辛苦一整年為公司增加好幾百萬的業績,小林對公司也充滿怨懟、憤怒。回家後,又得面對太太與媽媽的婆媳問題……,所有負面情緒攪和進來,頭疼和下背痛的老毛病又犯了……。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助理教授劉沁瑜說,缺乏睡眠時,瘦素分泌變少,抑制食慾的功能不足,就會讓人想要多吃;同時,促進食慾的胃飢素(Ghrelin)會讓你感到餓,想吃的欲望再加成,此外,醒著的時間多,也會吃得多。 在中醫理論,七情六慾也會導致疾病。黃帝內經中就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解釋,如果長期處於憤怒情緒中,肝臟的解毒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在不易排毒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疾病,時常恐懼的人,腎功能也會比較差。 而中醫講的上火,在情緒上屬於憤怒、生氣、緊張的狀況,你感受到威脅,但卻無法控制、改變,讓整個人陷於持續性煩躁,王佑驊說。
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治醫師許瑞云指出,情緒也是一種能量,隨時影響身體運作;所以,暴怒後,人會力竭;悲傷時,會食不下嚥、失眠。而生氣點燃的那把火,在體內會產生疼痛感,尤其肝主筋骨,肝火旺,筋骨關節就容易這裡疼、那裡痛。 這4種壞情緒正在折磨你 情緒也同樣可能導致肥胖,許瑞云歸類四種情緒壓力型的肥胖: 1‧受害者心態造成肥胖,這是為應付外界的不友善、為保持安全距離。 2‧壓力型肥胖,因壓力讓三交經過度興奮,導致脾經虛弱,調節水分和新陳代謝的功能降低,而容易水腫。
4‧情緒性飲食造成肥胖,壓力荷爾蒙失調,讓人不斷地想吃,加上許多家庭的飲食教育偏差,將食物當作獎勵及表達愛的工具。 因此,要解決發炎和肥胖問題,也得處理情緒。 轉念紓解情緒,放自己一馬 情緒的背後是心念,心念帶動情緒,情緒帶動身體。許瑞云舉例,你覺得同事在背後說壞話、跟主管打小報告、拍馬屁,讓你很生氣、忌妒,但如果能轉個念頭,想想同事與上司相處融洽是好事,樂意接受別人的指教,不將它視為批評,而是一個改進的機會。心念一轉哪有氣? 如果無法轉念,就試著紓解情緒。
在臨床心理學,心理師會利用內觀和放鬆的技巧,協助病人觀察並與情緒相處,有時也讓人發發脾氣、宣洩情緒。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心理師王映淳建議,寫下幾個可以讓自己愉快的活動,如聽一場音樂會、手作麵包、計畫一次小旅行、打場汗水淋漓的球賽等,當面臨情緒壓力困境時,就能派上用場。 王佑驊協助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情緒釋放技巧(EFT,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信念是由情緒、證據、合理化解釋所構成,當情緒不見,信念就會崩解。」 首先,找到不開心的情緒核心,若無法精準找到原因,就專注於當時不舒服的感受。用食指、中指輕輕敲打眉心、眼尾、眼睛正下方、人中、唇下、鎖骨下方、腋下和頭頂等八個穴位。
![]() 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博士卡拉漢(Roger J. Callahan)依中醫經絡穴位發展出的情緒敲打釋放法。透過每個穴位所對應的經絡,紓解那個器官所掌管的情緒,比如按到肝經的穴位就容易排除憤怒的情緒。 八個穴位依序對應到膀胱經、膽經、胃經、心包經、任脈、腎經、脾經和督脈,王佑驊說,一般人不需記住複雜的穴位和功能,只要全部穴位敲一輪,直到情緒減輕或消失。
|

![]()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848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