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認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
|||||||||||||||||||||
有個學生想出國留學,父母去請教清華大學的甯向東教授: 去哪個國家好?讀哪所名校?什麼專業含金量最高? 萬萬沒想到,甯教授說:出國嘛,千萬別把上課當回事兒! 重要的是旅行,與人接觸、交談,到處去看看。 甯教授說,聽了他的話,可憐的孩子當時就崩潰了,完全不知所措。 甯教授不知道,不同認知層次的人,是會有交流困難的。 生活難免遇到挫折,只是,你也許感受對了困境,但卻很可能關心錯了問題。 一個人的感受(感到開心或是難過)並沒有對錯,但伴隨而來的行為就有對錯之分。
很多時候感覺不如意,說出你的感受是好的。 不過當沮喪不滿的情緒平復下來後,可以問問自己, 是在哪個層次與位置看待眼前的狀況? 如果你的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
當你認為自己在穀底時,學著提升自己的高度, 跳出來看這個問題,審視一下自己的狀態。 因為決定一個人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與視野, 不是只有個人的雙眼,還包含了內在的眼界與格局。 高度影響你的眼界,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然後,你會發現,造成人與人最大的差距,其實是高度與格局!
所以,層次決定高度,一個人坐什麼位置,決定了你看待問題角度和高低。 一個公司的老闆,考慮的就是公司如何發展,如何增加利潤; 而業務員考慮的就是如何創造更多的業績,增加自己的收入。
同樣的問題,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時候,當你埋怨身邊的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請俯下身去,讓自己走進他們的世界。 他們沒有見到海的寬廣哪裡知道河流只是大海的一個血管, 他們沒經歷過大風大浪,哪裡知道他遇到的困難只是小菜一碟。
對於沒有見識的人,請不要和他談高度, 所謂的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與什麼樣的人打交道? 用什麼樣的態度,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 見識決定高度,沒有高度,只能放低自己,這才叫同流才可交流。
如果你靠別人的鼓勵才能發光發熱,你最多只是一個燈泡。 我們必須要成為發動機去影響別人,你就是核心。
我們總是抱怨這個世界遍佈假惡醜,稀缺真善美。 我們會感慨我們處於一個如何讓我們失望的社會, 我們會咒駡世風日下,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等等。 我們咒駡很多嚮往和期待,都不再存在; 我們感慨很多努力和追求,都不會實現。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的心有多寬,你的舞臺就有多大; 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寬! 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不可思議!
我認為:一個能承受委屈的人,更懂寬容,更能堅忍; 一個能承擔過責任的人,更懂擔當,更有眼界。 而擁有這兩點的人,才會成為一個有格局的人。 才會活得大氣又磊落,未來無限量。 所以,要拓寬視野,從而優化人生格局,提高人生高度, 首先要有開放的心態,對於不同的意見和觀點, 不輕易就肯定或否定,要探究到底; 其次要勇於嘗試和實踐。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網上看過一個小故事, 三個工人在工地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幹嘛? 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砌牆,你沒看到嗎?」 第二個人笑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
」 第三個人笑容滿面:「我們正在建造一座新城市。」 10年後,第一個人仍在砌牆,第二個人成了工程師, 而第三個人,已經變成前兩個人的老闆。 看完這個故事,不經想起了《財富》雜誌主編吉夫科文說過一句話: 格局決定結局。
什麼是格局? 一位網友說的好: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行為、見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佈局。 格局不夠大,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 例如一棵石榴種子一般有三種結局: 放到花盆裡栽種,最多只能長到半米多高; 放到缸裡栽種,就能夠長到一米多高; 放到庭院空地裡栽種,就能夠長到四五米高。 格局,限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究其原因在於,一個人的格局大小,往往決定了他對待事物的認知水準。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370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