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牙齒不好容易引發全身多種病~ 觀看數:611 人
2016年9月20日是第28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主題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將口腔健康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口腔健康的標準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疼痛感、牙齦顔色正常、無出血現象”。口腔雖小,關乎全身,齲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會破壞牙齒硬組織和牙齒周圍支持組織,不僅影響咀嚼、言語、美觀等功能,甚至還會影響心、腦、肺等臟器的功能,是許多疾病的重要誘因。
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的關係
1、口腔健康與心腦血管疾病
我國第三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中老年人群牙周病的發病率超過80%,而中老年人同時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一個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內壁潰瘍的面積總和為72cm2,相當於一個成年人手掌大小,其細菌感染不僅直接作用於心腦血管系統,而且還誘導宿主全身的免疫和炎症反應,加重或引起急性或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牙周感染還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的重要潛在危險因素。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2、口腔健康與糖尿病
目前,牙周炎已被列為糖尿病的第六大並發症。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升高在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影響血糖控制以及改變脂肪代謝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度牙周炎影響血糖控制,增加發生糖尿病並發症的風險。當患有牙周炎時,某些有害菌可進入到血液中,引起機體的炎症反應並激活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引起胰島功能持續下降,導致患者血糖升高,加重了原本的糖尿病病情。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3、口腔健康和呼吸道疾病
口腔是呼吸道的門戶,由於缺乏良好的口腔維護,牙石、菌斑、軟垢等大量存在口腔中,不良的牙周環境成為了呼吸道致病菌的儲存庫,在人體免疫力降低時,寄生在口腔中的細菌會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可能會導致呼吸道感染。據統計,吸入性肺炎80%的誘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細菌的分泌物,而這些分泌物大多是來自口腔疾病,最常見是齲齒,牙周炎和牙齦炎次之。
4、口腔健康和胃腸道疾病
常言道“ 牙好胃口才好”,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食物在口腔進行第一步加工,口腔健康狀況不良直接導致咀嚼功能低下,未經充分嚼細的食物吞咽后加重胃的負擔,並擾亂了植物神經對消化道功能的調節,造成消化不良,促使慢性胃炎的發病。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5、口腔健康與母嬰健康
準媽媽的口腔保健不僅關係到孕婦自身的健康還可以影響胎兒的健康和發育。妊娠本身不會引起牙齦炎症,是由於妊娠時激素水平發生了變化同時又不注意口腔衛生使原有的炎症加重,引起牙齦紅腫、出血、疼痛等,炎症往往在第2-3個月時開始加重,到懷孕第8個月時達到高峰。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6、牙周炎還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腎病等疾病有關。
口腔疾病可防、可控、可治
1、齲病和牙周病是細菌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的細菌及其産物是形成齲病和牙周病的直接原因,沒有菌斑微生物就不會發生齲病和牙周病。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2、防控口腔疾病需要個人口腔維護和專業維護相結合。個人口腔維護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檢查等;專業口腔維護包括局部應用氟化物、窩溝封閉以及定期潔治(洗牙)等。就像每個人需要定期體檢一樣,建議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和“洗牙”。
3、有效刷牙能清除牙菌斑,是最主要的個人口腔維護方法。成人提倡用水平顫動刷牙法又稱Bass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點清除牙齦邊緣和牙縫處的菌斑,每次刷牙時間至少3-5分鐘,規律使用牙綫。
4、如果有刷牙出血、口腔異味,或者上火時牙齦腫痛,那麼你可能已經患有牙周疾病需要就診口腔專業醫師。牙周病是可以治療的,通過規範的牙周治療,可以有效維護牙周組織的健康。
5、育齡婦女應提前做好孕前口腔檢查,在整個孕産期都應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避免妊娠期炎症發生發展。孕期需要治療者通常在妊娠4-6個月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