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米飯換一種做法,營養堪比十全補藥,為家人學起來! 觀看數:828 人
兒時,一碗溫熱的米湯,濃濃的,透著清香,湯汁下肚,五臟六腑全都暖起來,看似不起眼的米湯,竟是滋補佳品。
每天放學,和一群小夥伴在回家吃飯的路上嬉笑打鬧,一路上炊煙裊裊,鄰里街坊都沖你笑,這是養生君最懷念的時光。
那時候,鄉下沒有蜂窩煤,更沒有燃氣灶,土灶上的熱鍋里飯煮開了,奶奶總是會盛一大碗米湯起來,等我放學回家喝,說不出什麼口感,就覺得好喝極了。
雖然現在很少能喝到米湯了,但記憶中的味道依舊難忘,兒時興許只為解一時之渴,如今才發現米湯大補,有非常好的補養功效。
關於米湯
煮好的米湯米香撲鼻,口感十分潤滑,許多人在熬煮過程中將米湯倒掉,真是大錯特錯。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本草綱目拾遺》中說米湯「最肥人」,其滋陰之功, 勝於熟地(熟地,即地黃的再製品,是中醫常用的補血藥)。
清代名醫王士雄在著作《隨息居飲食譜》中說:「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參湯,每收奇迹。」
因此,中醫認為米湯性味甘平,益氣、潤燥,是滋陰長力的佳品,特別適合久病初愈的人喝,而且在民間的用法和功效頗多。
米湯的功效作用
米湯:育兒成長
米湯里有許多的營養物質及礦物質,易被吸收,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起促進作用;
也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鬆而又柔軟的小凝塊,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湯沖奶粉或給嬰兒作輔助飲食都是比較理想的。
據說張學良出生時身體底子並不好,他母親又沒有奶水,多虧了東北盛產優質大米,張學良有米湯可以喝,得以保住幼小性命。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米湯:民間提神之液
假如你感覺身體乏累,或者胃寒不適,喝上一碗溫熱的米湯,濃濃的,透著清香,湯汁下肚,就會立馬覺得五臟六腑全部暖起來,看似不起眼的米湯,還可調理腸胃,增加食慾。
《紅樓夢》中寫那些主子與丫環們小病不吃藥,有點兒頭疼腦熱或傷風感冒,使用最多的方法竟然是喝些米湯,服用提神之湯,令其「潤五腹」、「疏六臟」、「祛脹氣」、「排腸阻」、「通上下」,附加食用些「白大米粥填補充饑而日漸恢復」。
米湯:最好用清熱葯
臨床常用的清熱葯,如黃連、黃芩、黃柏、苦參、石膏、板藍根等,性味苦寒,服用不當很可能傷脾胃,因此,服用寒性藥物時若用米湯作為藥引送服,不僅能護胃、還能提高藥效。
體質偏虛寒者,如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瀉、畏寒怕冷,以及脾胃虛弱的老人,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嬰幼兒,更應以米湯送服寒性中藥,以儘可能地避免消化不良等癥狀。
另外,外感發熱服用解表葯時,如麻黃湯、桂枝湯、感冒沖劑等藥物時,喝熱米湯,可以幫助發汗、保護胃氣,對身體的康復很有好處。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本草綱目》裡面還記錄了很多藥方,以米湯為葯捻子或藥引子,需要用米湯送服,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自行查閱。
不過,若想獲得一碗優質的米湯,其實是有講究的,非常具有技巧。
如何製作米湯?
首先應選用優質大米,淘冼乾淨後備用;鍋內先燒水,水沸騰后再下米,大火煮開后,換成中小火煮(保證米不會溢出來,並且處於沸騰狀態)大約半小時,取出米湯即可。
養生君溫馨提示:
◆ 米不需要提前浸泡,能更好地保留營養成分,淘米時也盡量輕柔;
◆ 水最好多一些避免黏鍋,一般每50克米加水2000~ 2500毫升;
◆ 最好不要在米中添加任何其他食物,如蔬菜或者豆類;
◆ 水剛剛沸騰時迅速取出米湯這是最佳時機,最好狀態是取完米湯之後米還是生的。
現在醫療條件好了,我們稍有不適,動輒就抗生素、滋補膏,其實試著享受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傳統食療攝養於先,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也許還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功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