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中定期扔掉「4樣東西」!你將會活得更高級 觀看數:533 人
生活中你最想丟掉的東西是什麼?
丟掉這些東西,你的人生也會得到轉機。
1845年,美國作家梭羅隻身來到瓦爾登湖,自己搭建了一間小木屋。
獨居2年零2個月零2天後,他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如果一個人,能滿足於基本生活所需,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蘇軾,一生坎坷,官海沉浮。
被貶黃州時,一日與友人共游南山。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人間有味是清歡。」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每個人都渴望能擁有更多。
然而,返璞歸真,才能讓自己清空雜念,過簡單清爽的生活。
從物質、到精神,人生的每個維度都可以刪繁就簡。
隨著你定期扔掉不需要的東西,你會越來越清楚什麼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放棄無用的社交
在網上曾經看過這樣一條戳心的評論:
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東西:
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
我曾遇到過這樣一類人,總是將「人脈」二字掛在嘴邊,最大的愛好就是炫耀自己有多少網友。
總能看到:今天他又參加了哪些大咖的聚會,昨天又在KTV的某某包廂喝到不省人事......不管是什麼局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然而,所謂的人脈,不是集郵,並不是靠幾次局就能建立起來的。
更多時候,你會發現,自己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維護的,都是無用的社交。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你花盡心思想要從你認識的人中榨取利用價值,到頭來也許會發現:人家根本沒把你放在眼裡。
作家李尚龍說:
「如果你自己不強大,那些社交其實沒有什麼用。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
有時候,那些不那麼擅長交際的人,反而顯得可愛。
出道這麼多年的梁朝偉很少傳出過負面新聞。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他不喜歡交際應酬,總是和外界保持著一定的疏離感。
張國榮在訪談上曾經這樣提到過梁朝偉:「偉仔是一個很怪的人。我、王菲等一幫朋友經常在他家打牌,大家玩得不亦樂乎,只有偉仔不參加。他竟然一個人躲在一旁喝茶。」
一拍完戲,大家出去喝酒唱歌,梁朝偉卻總是一句:「你們玩,我回家。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內向又不愛交際的他,卻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得有聲有色,比任何人都享受孤獨。
他喜歡讀書,從沈從文、村上春樹、三島由紀夫,讀到勞倫斯·布洛克。
他會自己買張票去中央公園看雪景。
他沒事的時候就在片場放煙花,最喜歡的事就是看流星。
他還專門請了在英國教王室畫畫的老師教他畫畫,從中體悟生活。
他甚至上了4天3夜的禪修班,在簡陋的房屋中感受自己。
楊絳先生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而梁朝偉正是將這種簡單活到極致。
美國埃默裡大學教授馬克說過: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放棄無用的社交,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
專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扔掉過分的慾望
室友逛學生街時,看到路邊有衣服清倉大甩賣活動,花了不到五十元淘了兩件短袖T恤。
回來後她興奮地跟我說:
「你看,這件是趙麗穎同款,才花了不到三十塊。根本看出不這麼便宜吧?」
怎麼會看不出來?
從材質到做工,無一不在暴露著偷工減料和廉價的事實,就算是同款,與真貨的差距實在太大。
果不其然,穿了沒兩次,室友就嚷嚷著衣服開線、掉色嚴重,之後再也沒看過她穿過。
但她卻捨不得扔,任它們靜靜地躺在凌亂的衣櫃裡,不見天日。
室友就像一個無可救藥的囤積症患者。
書架上一排新書從未拆封,橫七豎八地堆積在那,蒙上厚厚的一層灰;
衣櫃裡滿滿當當都是質量低劣、剪裁粗製濫造的淘寶同款,每一件都穿不到兩次;
床上擺放了各種各樣的玩偶:前男友送的熊娃娃、抽獎抽中的Kitty貓......而自己只睡床的一個小角落。
美國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
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居家環境往往乾淨整潔;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亂和骯髒中。
物慾太過強烈的人,反而容易不快樂。
《孟子》中有這樣的成語:心為物役,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退居第二位,而為物所累的慾望佔據了第一。
什麼都想佔有、什麼都捨不得扔的人,內心充滿了貪婪與恐懼,而愛與幸福就找不到相應的位置。
《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卧榻三尺。」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東西都是我們不需要的,甚至完全可以說是垃圾和廢物,但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去處理它們。
習慣了,麻痹了,溺於其中而不自知,只覺得生活像一攤泥水一般毫無生氣。
然而,梭羅說:
「一個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
不如學會斷舍離,清空環境、清空雜念,重新拿回駕馭生活的主導權,而不是淪為被生活駕馭的奴隸。
斷舍離是日本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對待誘惑,不要因為便宜就去買一些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而是買一些質量上乘、真正適合自己的物品;
對待生活,定期整理房間,丟掉不再適合自己的物品,人生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
過濾多餘的信息
最近,我覺得自己患上了手機焦慮症。
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找手機。
打開line,回到沒有新訊息為止;
打開新聞,看熱搜榜單上的明星又出了哪些緋聞;
打開小說,看今天又有哪些人分享了他們新編好的故事。
作家采銅說:
我們已經須臾離不開手機,我們會在任何時間不由自主地滾動屏幕,我們會為每天冒出來的各種撕X而亢奮;
我們已經沉不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我們已經不去想上個禮拜自己曾經做過什麼;
我們和其他人眾口一詞一遍遍重複著網路新辭彙,我們對廣告長度和軟度的忍耐力越來越強,我們不知道除了被別人投喂信息之外還能怎樣學習、怎樣思考......
我們的思維,已經被過量的信息給堵塞住了。
太多的信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腦子裡,沒辦法系統運用,到頭來只會讓自己對所有的事物淺嘗輒止。
最可怕的是,我們關註明星的八卦、關注別人的私事,甚至多過了關注我們自身。
那些毫無意義的八卦、充滿戾氣的評論、浮於表面的論斷,不僅會左右我們的判斷,還會讓我們充滿焦慮。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深度思考、適當放空、化繁為簡的能力,這需要我們學會過濾多餘的信息。
幾條建議:
1、精簡信息輸入的源頭,減少使用社交網路,戒掉沒事就刷朋友圈、微博的習慣;
2、減少關注娛樂、社會新聞的次數,關注的對象寧缺毋濫;
3、比起短時間內看很多本書,不如將一本書重複讀上3遍,每一遍你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4、給信息分門別類,善用工具,例如雲端、印象筆記、有道筆記,快捷方便地存儲有用的信息;
5、搭建屬於自己的閱讀、學習體系,學會提問、學會深入思考問題,拒絕人云亦云。
身處知識信息過載的時代,唯有化繁為簡、為我所用,才能沉澱,專註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這個世界太過浮躁喧囂,容易讓人迷失自己。
享受一些真正簡單而可貴的東西,才能體味到人生的真諦。
當你很想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時,不如從定期扔這三樣東西開始。
丟掉不捨和執著,相信你的人生也會因此得到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