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差的人是細菌病毒最容易下手的目標,生病感冒的頻率也比一般人更高。
你知道嗎?久坐不運動、經常外食、肉食主義、空氣汙染等,看似無傷大雅的生活習慣,事實上正在使我們的免疫力下降。
導致免疫力下降的六個生活壞習慣
1.無肉不歡
三餐都要吃肉,無肉不歡的人很多,但吃太多的肉、攝取過多動物性蛋白,會造成「IGF-1激素」分泌過盛,加快人體老化,使免疫力下降。
2.吃錯「油」
多數的營養師都認為現代人脂肪攝取不夠均衡,「壞」脂肪(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攝取太多,「好」脂肪(多不飽和脂肪和單不飽和脂肪)卻嚴重攝取不足。
鮭魚、沙丁魚等深海魚,以及杏仁核桃等堅果,都富含健康的不飽和脂肪,建議每天均衡的納入三餐當中。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3.經常熬夜
總是熬夜、睡眠不足,會造成褪黑激素分泌不足,免疫係統無法製造足夠的免疫細胞來抵禦致病菌。
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每晚最好要睡足7~8個小時。
4.喜歡吃油炸食物
香噴噴的炸雞薯條讓人胃口大開,但是油炸過後澱粉會影響T細胞和B細胞等免疫細胞功能,長期下來則會削弱免疫力。
5.久坐不動
上班族坐著辦公的時間至少八小時以上,回到家又會賴在沙發或電腦桌前,結果一整天至少有超過二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椅子上度過。
這不僅會降低人體新陳代謝速度,也會影響營養吸收效率,對於免疫力會大大扣分。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專家提醒,工作時也別忘記而已站起來走動走動,最好每隔1.5個小時站起來活動5分鐘。
6.出門不戴口罩
髒空氣會抑製免疫係統的T細胞機能,從而誘發各種炎症。
台灣一年中有大部分的時間,PM2.5都呈現危險狀態,所以出外活動的時候最好都戴著口罩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