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迎財神】2017年迎財神是哪一天!你必須知道!! 觀看數:21299 人
「 財神爺在民俗文化中,被認為是掌管民間財源的神明。
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供奉財神爺的習俗。
而對於信奉者而言,每年正月初五是非常熱鬧的節日,
因為在民間傳說中,這天是財神的誕辰,
所以這天很多人為祈求自家全年能夠得到財神爺的眷顧而財源廣進,
這天成了迎接財神爺的重要日子。那麼,2017年迎接財神爺的時間是哪天呢?」
2017年迎財神的時間
2017年迎財神的時間是農曆正月初五
也就是公曆2月1日,星期三
說到迎財神,也許很多人感到陌生,這是一種傳統的民俗節日。
在中國多地均有次風水。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過了年初一,最重要活動是接財神。民間傳說正月初五財神生日,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
傳統佛山人公認的財神為北帝廟的「趙公元帥」。
民間傳說還有「文財神」范蠡,「武財神」關羽,
「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財神」劉海蟾等。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這一天會開展很多祭祀活動,而在前一晚上,各家各戶還得準備美酒佳肴,
為財神賀辰,以求他光臨屋宅,包郵發財。
財神分多種,功用各不同,首先以文武二分,文的代表招財進寶,武的代表安宅立戶。
如財帛星君、送財童子、文財神、武財神、福祿壽三星等都屬財神一類。
現如今一般遵循這種風俗的多是做生意的商家,她們信奉關帝武財神,
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以此來迎財神,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話說「財居福地」,所以每年就要打掃室內,財神財願意入門。
每到正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迎神。各個店鋪聞雞鳴即起,
開始接神,放鞭鳴炮,在招幌上掛紅布,慶祝開市大吉,共喝財神酒。
除此還還喜歡選用鯉魚做為祭祀品,將其掛於門前。這是因為鯉魚躍龍門,
屬吉祥寓意,其次鯉為「利」的諧音,所以稱鯉魚為「元寶魚」。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人們認為掛鯉魚於門前,算是迎財神的禮物,財神入戶就能夠開了五路財富,
東南西北中通通都是發財路。無論出門、遠行都能夠路路順通。
舊時每到正月初五,人們便有前去財帛星君廟上香,
一大早帶上香蠟鞭炮爭搶為進入財神殿上第一柱香,為討好彩頭。
人們認為上了第一柱香的人能夠引起財神注意,能夠得到關照,幫助其提升財運,增添福氣。
而這種這種迎財神的習俗,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效仿,而到了這一天財神殿人來人往。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香火鼎盛。
在迎財神的這一天很多大的商號為求吉利,還會請人扮演財神爺,
在大街小巷巡遊,巡遊路上財神爺由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護衛,
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還要給路人分發彩頭或利是,吸引百姓踴躍尾隨,
爭搶彩頭。而沿街的商號如有財神路過還會燃放鞭炮,用此來嚇財神,
希望他不再往前,能夠駐足停留。
有一說是,初五是財神的生日,也有說法稱初五是財神出來巡邏的日子,
所以人們要在這一天大擺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種多樣的慶祝活動,迎接財神的到來。
另外,在許多地方,除夕夜是要請祖宗回來過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掛祖宗牌位,
燒香上供,意為請祖宗過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
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過年過完了,
所以,這一天要燒香,燒紙錢,恭送祖宗。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
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
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
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
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
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
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
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
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
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
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
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
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另外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
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后,
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按說接五路是在初五,
為什麼又說在初四晚上?原來,初五日是正日,由於大家求利心切,
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點迎到財神,於是,這時間就一點點提前了,
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這樣當然不符合規矩,後來就由長者出面,
規定初四日晚上一起行動迎神。
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
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
全部接完后,主人和夥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
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
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
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由於初五肩負著送窮神、接財神等多重重任,所以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
這許多的講究綜合起來,就形成風俗——要擺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徵「元寶」的餃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