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當老闆,「錢」只是小問題!曾信儒 如何只靠 10萬台幣起家,卻能經營10年、做出溫暖人心的皮鞋? 觀看數:560 人
「良品」作為一種生活態度的實踐,
「林果人」認真思索人與物之間的關聯。
經營品牌,
用口號、文案很容易創造第一印象,
但,品牌要擁有靈魂、商品能傳遞溫度,
這是林果良品創立十年,
夥伴齊心致志終獲得的果實。
時間回推2006年,
林果創辦人之一曾信儒,
母親在鞋業胼手胝足,
努力栽培兒子獲得文化資產維護碩士的好學歷,
但怎也沒預料到,
小孩克紹箕裘一頭栽進皮鞋世界,
一待就是十年,
甚至青出於藍,品牌經營有聲有色。
回想創業初期光景,
世代之間對事業經營有不同看法,
曾信儒說
「幾十年來做鞋、賣鞋
已經是我母親的生活日常,
她不想改變產業模式,或創造新知識論述,
但我這一代,我想改變『台灣製造』的認知、
優化行銷玩法,我想做很多嘗試…」
因為這股創業衝勁,
從Yahoo拍賣、Pchome電商通路起家,
開始學習「當」一位創業者。
曾信儒說沒有行銷資源,
他就透過部落格自產寫文章,
發現商品數不夠多,
那就把每項物件的配貨、周轉發揮最大效益。
曾信儒說他們也曾面臨付不出水電房租、
發不出員工薪水的急迫,
但他認為
「資金危機,絕對是創業過程最小問題,
我很樂觀,覺得把東西賣出去就有錢了」。
反而,一旦獲利,組織尋找新人才;
品牌合作遇到法務專利問題;
團隊目標是否共享,一道道挑戰,
困難度皆不比資金問題小,
但這些過程都在把自我能耐向外拓展,
自我練習看淡困難並學習處理方式」。
製鞋知識 積累行銷素材,
或許也是學思背景差異,
曾信儒對品牌傳遞、
行銷文案初期就設想長遠。
他不像其他創業者,
一心只想快速獲利、展店,
而是把心力投注於
「商業行為」與「產業文化」的平衡。
製鞋業在工業革命後,靠的機械化大量生產,
早期手工製造知識、色彩美學逐漸成為珍貴史料。
所以「銷售」與「紀錄」兩件事非但不相違背,
各種業內知識甚至成為日後內容行銷的深度養分。
身為創業者,即使是鞋業第二代,
「如何區分皮料種類與鞣製方式?」、
「拉幫師傅養成需要幾年?」、
「木製鞋楦頭為何突然在業內消失?」
每個問題背後隱含的都是支撐製鞋產業運作的知識系統,
透過與老師傅的訪談;
供應鏈廠商的對話,每回問題意識的解決,
就能產出一系列文章,
品牌的學習過程,
也為製鞋產業留下知識足跡。
林果良品行銷素材多元。
曾信儒笑說,
他們不像其他品牌寫單純寫寫時尚穿搭文章,
反而被賦予像研究員角色。
每當推出一款新鞋,
他們就像偵探在史料洪流中,
耙梳為何這類鞋款會在1960年代走紅?
又或是消費者拋出
「塗料皮」與「苯染皮」的差異問題時,
他們需要一再查證資料提供正確解答。
儘管也曾在撰寫過程犯錯,
甚至行銷方向走偏,
林果良品松菸店,店員正蹲下在幫客戶試鞋。陳薪智攝
過去這十年,
林果不斷透過「材質、工藝、設計」等元素,
測試不同價格帶。
今年特別推出系列高價位鞋款,
發現不同市場展現有趣反應,
科威特代理商反問,
高設計質感如此便宜有鬼嗎?
而菲律賓代理商則明說,
當地市場需要時間成熟。
在台灣市場,此系列開賣當天即賣出12雙,
單一品項單日帶進10多萬營業額,
製鞋被視為傳統產業,
望著十年的產業光景變化,
能為產業做些什麼,
一直是曾信儒心底潛藏的意念。
他說,想像製鞋產業地圖有很多塊拼圖,
過去從電商走到實體,
教育市場體系逐漸建立架構,
而這一兩年則把重心在培養產業人才。
皮革製作的風險、製鞋人才的斷層,
是目前皮鞋業共同的挑戰。
皮革業屬 高污染產業,
皮革廠市場規模萎縮、成本壓低進貨
都導致台灣皮革產業鏈邁向破碎化。
林果現在除了在台南找廠商,
也到香港皮革展尋供應商,
皮革不像樹脂皮,
每匹牛皮都因胖瘦油脂分布、蚊蟲叮咬、
生長於熱帶或高山而有不同狀況。
有時表面看皮料質感好,
裁斷、縫製也沒遇到問題,
但到最後拉幫處理,
才發現皮革有嚴重的血管紋
或是微小的蚊蟲叮咬缺口,
最後製作階段的報廢,
就是業者要承擔的認賠風險。
一雙皮鞋的製作涵蓋一連串流程的知識技法,
從開發鞋楦、畫設計圖/畫面版/製作樣品、
縫製鞋面/內裡、拉幫鞋面/粘合中底/烘烤、
裝鞋墊/去漬/烘吹/推油,
老師傅平均要花3.5年才能熟悉各段的製作技藝。
更不用說師徒制沒有實習薪水、
老一輩講求職場倫理等等,
導致多數年輕人成為設計師而非製造者。
過去老一輩走專業化,製鞋分工精細,
有的人到日本學整套跨領域製鞋技法,
再回台灣開工作室一條龍包辦,
做高端訂製服務。
而林果試圖從制度面下手,
改變現階端人才培養模式,
曾信儒不諱言過去幾年也曾開拓新產線,
培養新的人才,
但從效果論來看實驗是失敗的。
所以未來嘗試新的做法,
鼓勵內部員工自行創業
(學會基礎鞋型製造後,
延伸到拋蠟、漸層、保養的創業模式)
或用工作坊形式培訓人才。
曾信儒創業之路一直希望「以質取代量」,
他自嘲他們應該是數一數二拓展分店慢速的品牌,
這也是團隊定義品牌價值後的默契。
他說
「我個性認為做每件事應該符合你的天賦,
或是你真心想做的事。
我不會覺得一定要開很多店才會很開心,
當時林果開第一間店獲利很不錯,
也請商業顧問進來輔導,
絕大部分公司都希望把模式、服務流程,
應該訂定三五年目標後大量複製,
但大量複製違背林果品牌概念,
中山總店設計像咖啡廳;
松菸店則是製鞋師傅的家;
台南店設定為圖書館調性,
從設計、主題設定到最終視覺呈現,
每個過程都要玩得很開心,
這才是林果的價值。
林果在香港尖沙嘴開設分店,
就是另一場自我實驗,
品牌能否掌控遠端店家,
同時把商品丟到國際市場競爭。
每一家店的營業額、財務報表,
曾信儒至今每天仍紮紮實實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