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程不到5秒,17歲男孩選擇跳下去:我傷害不了父母,所以傷害自己來懲罰他們! 觀看數:8467 人
上海盧浦大橋,一名年僅17歲的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跳橋。從隨後發布的來自各個角度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男孩在跳橋之前,母親先是不顧車流危險,把車停在了高架橋中間,甚至後來還下車站在後座處對孩子進行批評。最終,在母親返回駕駛座的幾分鐘後,男孩捂著臉跑下車,悲劇發生。
希望世界上,再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
男孩在跳橋那一刻,沒有半分猶豫,整個過程,不到5秒。
短短幾秒鐘的視頻,我反復看了無數次,每次都為男孩那個決絕的背影感到心痛。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據報導,男孩跳橋當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了矛盾。
母親開車帶他回家時,一路上,不停地責駡孩子。
途徑盧浦大橋時,車子突然停在車流滾滾的橋中間,母親從車中走下來,打開後排車門,繼續責駡。
不知道這位母親說了多難聽的話,車裡的孩子竟然情緒激動地打開了後排車門,向著橋邊沖過去。
男孩抹著眼淚毫不猶豫跳下橋的一瞬間,心裡不知有多少委屈和不解。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也不知心裡積攢了多少苦,才讓他在結束生命的那一刻,那樣的決絕和毫不猶豫。
青春的年華,年僅17歲的生命,就這樣沒了。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時的衝動足以葬送一條生命。
在《@所有人》節目中,演員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
有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沖上去劈頭蓋臉沖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啊?」
被她這麼一吼,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曾經看一個《語言能造成多大的傷害》的教育短片,短短兩分鐘,卻非常震撼。
也許其中一些話你可能剛剛才對自己的孩子說過:
「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
「就沒見過你這樣笨的!」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
我們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最近瀋陽心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暴力語言可能成為最平常的殺人武器。
曾經看過這樣一條新聞,一位姑娘因為高考發揮失常,極度沮喪,可就在這時,父親說了一句:「考得這麼差,怎麼不去死啊!」
明明是一句氣話,可在那樣的情景下,姑娘信以為真了,留下一封「讓你失望了」的遺書就跳樓自殺了。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情緒管理專家曾經說過:
「研究表明,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我的堂姐是一名老師,一次,她的學生小童和小雅在參加演講比賽時,都因為緊張而失敗了。
看到大哭的孩子,小童媽媽說:「怎麼這麼沒用?哭什麼?這次不行就下次再來啊!」
帶著指責的鼓勵讓小童更加害怕,無法走出消極情緒怪圈。
小雅媽媽卻耐心地幫助小雅平復情緒:「來,小雅,我們深呼吸三次。下次再好好努力爭取好成績。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後來小童漸漸變得內向怕事、再也不敢嘗試挑戰。
而小雅卻更加積極向上,不斷地挑戰自我,最終在初二獲得了校園十佳學生。
遇到事情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安撫孩子的情緒,再處理事情或者教育孩子。
生活中打倒我們的絕對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對挫折時的消極逃避態度。
因此,想讓孩子 擁有「挫折修復力」,就要讓 孩子學會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在「17男孩跳橋」的新聞下,很多網友都在探討同一個話題:現在孩子的抗挫能力真的很差。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從小眾星捧月式的誇讚。
親戚家有個孩子,從小成績優異,每次考試都保持在班級前三、年級前十的名次。
家裡人一直都在誇讚他聰明,甚至是物理天才。
後來孩子考上了市裡的重點高中,卻突然說學不下去,甚至有了厭學情緒。
他說:「從小到大都自認為是天才,但是進入高中後,班上都是各個地區的尖子生,曾經的光環再也沒有了。」
可回到家裡,爸爸媽媽卻只會說:「怎麼回事,成績怎麼一落千丈?」
後來,親戚帶孩子去旅遊散心,去看心理醫生,最後還是辦了休學。
我們只誇獎孩子的「成績」和天分,漸漸讓他們喪失了面對失敗的能力。
曾經看過一項研究:
研究者給幾百名學生出了十道題,學生的成績都很不錯。
他們將孩子分為兩部分。
對其中一部分孩子說:「你真聰明」,
對另一部分孩子說:「你做對了這些題,你一定很努力」。
從後來的研究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學生,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他們不敢接受暴露自己缺點的任務。
而被誇努力的孩子,更樂於接受更高難度的題。
因為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天賦,所有的誇獎源於自己的努力。
抗挫能力強的人,他們相信努力的力量,他們不會自怨自艾,而是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現狀。
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我們要誇獎他的努力,而不是天賦。
美國心理學家布蘭登,曾講過一個來做心理治療的女孩洛蕾絲的案例。
女孩習慣於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得高人一等,一旦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並不完美,甚至跟別人有較大的差距時,她就會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漸漸地,她無限誇大了這些不完美的之處,把自己的長處也放棄了。
布蘭登費了很大的力氣讓她明白,每個人都是長短不齊,並不是完美的整體,應該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
一年半後,洛蕾絲考取洛杉磯大學學習寫作,幾年後成為了一名記者,並結了婚。
10年後的一天,布蘭登和她在大街上邂逅相遇,布蘭登幾乎認不出她了:
接納自我的她,衣著高貴,神態自若,生氣勃勃。
同樣的,想要孩子健康成長,也需要 父母的接納和孩子的自我接納。
看過這樣一個視頻:
一位記者相繼採訪了十幾位年輕的父母,問他們:「如果給您的孩子打分,以滿分為一百分計算,您會給自己的寶貝打多少分呢?」
年輕的爸爸媽媽一個個的開始細說出寶貝們輕微的不足之處,接著回答:「70分吧,85分,我覺得90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