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季吃火鍋五大禁忌 觀看數:10609 人
第一忌:一熱當三鮮
表現:熱騰騰的火鍋中的美味一夾起來便直往嘴裡送,燙得舌頭髮麻額頭髮汗大呼過癮,並美其名曰:「一熱當三鮮」。
真實傷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就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
一些本來就有複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上火,其口瘡發生機會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現加重癥狀。
如此反覆,還會誘發食道癌變。
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都會使這些病情加重。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糾錯: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並等降溫後入口為宜。
應做到「寧舍三鮮,不要太燙」。
第二忌:半生不熟最鮮美
表現:為追求鮮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鍋裏燙一下就吃。
真實傷害:這樣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潛藏於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吞入胃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據研究,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絛蟲和囊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蟲病的事件。
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渾身乏力,肌肉酸痛,身體浮腫,有時候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
糾錯: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將肉切薄、多燙,涮豬肉片、牛肉片時,一定要涮熟再吃。
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第三忌:冷、熱混吃求「中和」
表現:一口麻辣燙一口冰凍啤酒,這是許多人喜歡的火鍋吃法,美其名曰「中和」。
真實傷害:忽冷忽熱,對胃黏膜極為不利,極易造成胃腸疾病。
如急性腸胃炎通常表現為噁心、嘔吐,發病較急,開始多腹部不適,繼而噁心、嘔吐、並有腹瀉。
多是因為有暴飲暴食或吃不潔腐敗變質食物史造成。
糾錯:吃火鍋時應盡量避免喝冷飲。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第四忌:讓辣來得更猛烈些吧
表現:一提起火鍋,又麻又辣又燙的口味總成了首選,因為那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覺實在太過癮了。
真實傷害:麻辣火鍋對胃腸的殺傷力不難想像。
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嚴重刺激胃腸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脹氣,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腹瀉也在所難免。
有便秘或痔瘡「前科」的辦公室一族,吃火鍋更要嘴下留情。
否則,痔瘡患者容易因肛門四周經受刺激括約肌過度充血而複發,便秘患者會因此更加「添堵」。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糾錯:儘管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度不同,但是為腸胃著想,醫生認為,又麻又辣的火鍋還是少吃為妙;切不可一下子吃得太多,並要盡量把調料調至微辣,少喝火鍋辣湯。
另外,吃完火鍋後要多喝些開水或濃茶,以稀釋辣汁,減輕對腸胃的刺激,這樣胃腸都會舒服一些。
一旦有什麼不適,趕緊喝些清淡的飲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保護腸胃壁。
第五忌:把涮完的火鍋湯底當「營養湯」喝光
真實傷害:火鍋的湯大多採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
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成分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
如:肉類、海鮮中所含卟啉物質多溶於湯中,湯中 的高濃度卟啉,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出現關節痛癥狀,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
糾錯:對於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湯,應倒掉。
如果是放在銅火鍋中過夜,更不要吃,不但有害健康,還可能引起銅氧化物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