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治感冒,中醫千年前出了一道奇方,今人少有耳聞,是不是很悲哀? 觀看數:590 人
如果說生病,感冒恐怕是最常見的疾病了。可遺憾的是,現代醫學對感冒的治療是越來越複雜。化驗、輸液、口服大把的藥片,還要隨時監測由感冒所帶來的併發症。
其實,疾病越治越複雜,應該說是現代醫學發展進步的體現。它表明現代醫學對疾病的認識正在逐漸深刻和清晰。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準備麻黃、杏仁、甘草、桂枝各9克。用水煎藥汁,每天分3次溫服。治療期間不要吃任何生冷油膩食物。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其實,它就是《傷寒論》中大名鼎鼎的麻黃湯。研究中醫、學習中醫的人,了解到的第一道湯劑,可能就是這個麻黃湯。
麻黃湯如何治感冒呢?其實在一千多年前的張仲景時代,人們對病毒等致病體完全沒有概念。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對於上述癥狀,張仲景稱之為風寒束表。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可見,感冒時候的諸多癥狀,祖國傳統醫學都會用它獨特的思路和體系來進行解讀,當然也就有獨特的辦法來治療。上文所說的麻黃湯,就是其中的代表。
既然有外邪束表,那麼自然要解表。解表的方法之一是辛溫解表。從中醫藥性分析,麻黃解表平喘,桂枝解肌發汗,溫經通絡。兩者起主要的治療作用,起辛溫解表的目的。杏仁助肺氣宣降,輔助桂枝來平喘。區區三味葯,將風寒束表所帶來的諸多問題一併解決。這裡沒有對藥物成分的分析,沒有對致病體的研究,完全是通過藥性的掌握、對證型的理解,從疾病外觀癥狀入手,抓住主要問題來分析治療,體現了中醫以人為本理念。由於麻黃湯效果特別好,力道也很大,所以成為解表劑的當家頭牌,為歷代醫家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