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有一個方法比薏米「祛濕」更直接!都是中醫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不知道就虧大了!
 

觀看數:4016 人

關於祛濕大家肯定看了不少的科普文章,大概不少人都已經知道薏米有祛濕的效果,而用於祛濕的薏米被做成薏米粥、薏米水、加入了薏米的各式菜肴。

 


有一個方法比薏米「祛濕」更直接!都是中醫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不知道就虧大了! 觀看數:4016 人

 

關於祛濕大家肯定看了不少的科普文章,大概不少人都已經知道薏米有祛濕的效果,而用於祛濕的薏米被做成薏米粥、薏米水、加入了薏米的各式菜肴。

不過這些通過食療祛濕的方法,是需要一個人體代謝的周期,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也有所不同,未必每一個人都適合利用薏米祛濕,薏米性質滑利,如果原本就小便多者、滑精者、孕產婦都需要慎用,

下面的方法比薏米祛濕更直接!都是中醫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每個穴位灸一遍哦!

1、陰陵泉穴

陰陵泉

位置: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

取穴:曲膝之橫紋尖頭處。

功能:排滲脾濕。可用於治療腹脹,腹瀉(泄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遺尿,尿失禁(等脾不運化水濕病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艾灸方法:可用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2、解溪穴

解溪穴

位置: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

取穴:正坐,足背屈,與外踝尖齊平,在趾長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凹陷中,按之有酸脹感便是此穴。「解」,有散之意;「溪」,為地面流行的經水。「解溪」就是指胃經的地部經水由本穴解散併流溢四方。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功效:分流胃經之水、清熱化痰、鎮靜安神、舒經活絡。

艾灸方法:每天可用艾條迴旋灸5-10分鐘,一日一次。

3、豐隆穴


豐隆穴

位置:外踝與外膝眼兩個連線的中點。

取穴: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肌的外緣。按之有輕微酸痛感。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功效:健脾化痰、和胃降逆、開竅。是祛痰要穴和減肥的常用穴。

艾灸方法:每天可用艾條溫和灸5~10分鐘,一日一次,

4、曲池穴

曲池穴

位置: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

取穴:屈肘90度,在肘部的橫紋末梢、按壓時有酸痛感。「曲」,隱秘,不太察覺之意。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池」,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曲池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地部之上的濕濁之氣。

功效:風清熱 調和營衛、 清熱和營,理氣和胃,降逆活絡。

艾灸方法:可用艾條溫和灸10~20分鐘,每日一次。

5、地機穴


地機穴

位置: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取穴: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地」,脾土也。「機」,機巧、巧妙也。該穴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隨地部經水運化到人體各部,運化過程十分巧妙。

功效:健脾滲濕,調經止帶。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溫針灸地機穴3-5壯,艾條灸地機穴5-10分鐘。

6、關元穴
 

關元穴

位置:身體前正中線,臍中下3寸。

取穴:腹部的正中線上,人體肚臍中間下三寸四橫指處。

功效:培補元氣、導赤通淋。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此穴5-10分鐘,一日一次。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有一個方法比薏米「祛濕」更直接!都是中醫多年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不知道就虧大了!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