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分享

 

「永遠別說兩次」——教你如何讓孩子聞令即動!

 

很多爸媽都很頭痛這種情況:讓孩子停止手中的事兒去做另一件必須做的事,如從玩玩具、看電視到去做作業、睡覺等時,孩子會無視我們說的話,讓我們不停的重複、嘮叨、威脅,甚至咆哮,往往還沒有效果。其實正是這種很

 


14161418137086.jpg

 

 

很多爸媽都很頭痛這種情況:讓孩子停止手中的事兒去做另一件必須做的事,如從玩玩具、看電視到去做作業、睡覺等時,孩子會無視我們說的話,讓我們不停的重複、嘮叨、威脅,甚至咆哮,往往還沒有效果。

 

其實正是這種很容易讓人理解的、非常自然的反應,導致了孩子對於家長的無視和違抗。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有著四十多年家教經驗的、英國資深教育專家諾埃爾·簡妮思-諾頓的「永遠別說兩次」法,教我們在保持友善、尊重、平和的同時,讓孩子輕鬆地從一件事過渡到另一件事,並形成配合的好習慣。

 

在執行「永遠別說兩次」之前必須了解的幾件事

 

「永遠別說兩次」法是一個簡單有效的「六步法」,讓孩子在90%的時間裡,只要你一發出命令,他們就會毫無抱怨地配合你,能更有效地幫孩子養成「配合」這一重要的習慣。

要先了解幾件事:

 

● 為什麼不要反覆發出指令?

當孩子對我們的話無動於衷時,你很可能會更大聲、更不耐煩地重複你的指令。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這些重複和提醒傳遞給你孩子的信息就是:他不需要你一開口就聞令即動。

你開口說第一次時,他們會對你充耳不聞,因為知道你會重複一次又一次。

只有聽到我們聲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裏聲時,孩子們才會覺得自己必須當心點。

 

● 方法適用於什麼時候?

孩子的行為分開始型行為(孩子沒有搗蛋,但是需要接下來做另一件事);和終止型行為(孩子做了錯事或者惱人的事,你希望他停止)。

這個方法適用於開始型行為,不適用於終止型行為。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 什麼時候不能使用?

如果孩子坐在電視、ipad等顯示屏面前時。

這種情況,首先你得想辦法把所有電子設備關掉;時間緊張,需要馬上出門時。

一旦啟用這個方法,須確保有足夠的時間把所有六步都堅持完。

 

● 多大年齡可以使用?

從孩子大約3歲起就可以開始使用這一方法,因為大多數孩子這個時候心智足夠成熟,能理解你要求他們做什麼,並能專心足夠長的時間,遵守簡單的指令。

 

14161418133952.jpg

 

六個步驟讓你永遠不用說兩遍

 

六個步驟,一開始看起來似乎很煩瑣,但是隨著你練習的深入,所需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少,因為孩子會越來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長了。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第一步: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兒去,站著,看著他。

你是否曾經人在廚房,從廚房窗戶喊你的孩子去做作業或者來吃晚飯?自己在一個房間,卻向另一個房間裏的孩子問問題?

 

孩子看不到我們時,就會很容易無視我們。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停下手裡的事,然後走到孩子身邊看著他們,孩子當然不把我們說的話當一回事。

要站在孩子們面前看著他們,讓他們覺得我們很嚴肅、很堅決,以此表示「這很重要」。

 

第二步:等,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裡的事並看著你。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你務必確保孩子已經準備好聽你講話,這一步正是讓孩子專心於你要說的話。

常見的情況是:孩子們正在專心於畫畫、寫卡片,我們卻在這時發話,孩子可能根本就沒聽,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說的什麼。

你若願意站一小會兒,等到他抬起頭來看著你,就會發現孩子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頭看你時,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對他正在做的事很感興趣,並找點東西「描述式讚揚」他,會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

從積極肯定的角度關注他,會讓他更願意取悅你,樂意聽話併合作。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比如:

 

這個拚圖這麼多片,你也沒有放棄

積木擺放很細心,平衡性把握得不錯哦。

這本書你都已經讀完一半了啊。

 

注意不要通過呼叫孩子名字的方式讓孩子注意自己,因為家長通常都是要孩子做什麼或者不許他做什麼的時候,喊他的名字,所以孩子對家長的呼叫會盡量充耳不聞,不能讓他馬上徹底地集中起注意力。

 

第一、二步能讓我們從從容容地專心想想該如何表達這一要求,如何讓自己表現得平和、友善、有禮貌。

既然我們希望孩子們學得有禮貌,那麼我們就要以身作則。

 

第三步:把要求講給孩子聽。

用語簡單、表意清楚、只講一次。

一旦你把要求清楚明了地表達出來了(要求不能太長,以免孩子變得躁動不安),就不要重複。

如果重複要求,就會給孩子傳遞出這一信息——不必在你說第一次時就聽,甚至有可能在你說第四次時也不用聽!

 

孩子對自己正在做的事很投入,尤其是當從一件喜歡的事過渡到不吸引他們的事情時,這時可以通過「倒計時」來緩解這個過渡帶來的痛苦,這個方法不僅能幫你省時間,還能省掉麻煩和焦躁。

 

5分鐘之內把樂高積木收好。

對生性急躁、固執的孩子,先每隔三分鐘來一次倒計時,然後每隔兩分鐘,然後每隔一分鐘。

每一次,你的孩子都會聽見他下一步即將做什麼,他的大腦便會對下一步的事情自動產生一幅圖像。

甚至在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他的大腦就習慣了這個過渡。

當你說「時間到」的時候,或者當計時器響起來時,孩子便已經習慣了必須按你剛才的要求去做,不管你提的是什麼要求。

 

通過前三步,大多數孩子在大多數時間裡都會配合,而如果仍不配合,下面還有三步,可把孩子的反抗抹殺殆盡。

 

第四步:讓孩子把要求重複給你聽。

要求他用自己的話準確、完整地說出來。

當孩子告訴你他應該做什麼時,他的大腦便會自動產生一幅清楚、生動的圖片。

圖片中的他正在做這件事。

當孩子聽見自己心底告訴自己必須做什麼時,便有了主人翁意識。

與由你說出要求相比,這樣他便更會把這個要求當一回事。

 

不要讓孩子僅僅只是鸚鵡學舌,因為他們即使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要做什麼的情況下也能重複。

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誰確地告訴你他必須做什麼、何時做、如何做,那麼毫無疑問他聽見了你說的話並且理解了你的要求。

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孩子找借口。

 

偶爾在有些情況下,孩子第四步之後仍然不聽話,那麼家長就該把第五步用起來了。

 

第五步:站著,等他。

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後仍沒有開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要樂意站著等待。

等待是一個很有效力的辦法;等待表明你是認真的。

把你站著等待孩子回應的時間當做是一種投資吧,一種很快就會帶來「更平和、更輕鬆、更愉快」的家庭生活的投資。

 

為了減少等待的壓力,注意早點開始你所有的日常事務,這樣你才能騰出時間進行"六步法",而不會覺得自己總是在趕時間。

在為數不多的情況下,孩子在第五步之後還是不配合,此時我們就得用上最後一步。

 

第六步:在你站著等待的時候,對孩子朝正確方向邁出的每一小步,不管這一小進步多麼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讚揚他,並且"反思式傾聽"他的感受。

 

每天多給孩子一點"描述式讚揚" ,孩子就越會積極地配合家長並展示他們最好的一面。

你可以這麼說:

 

你不吵了

你沒有走開,這樣挺尊重人的。

我看見你已經找到了你的鞋子。

 

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讚揚"孩子以前的優良行為舉止。

我叫你做什麼時,你的動作越來越快了。

我今天幾乎沒聽到你抱怨。

 

「反思式傾聽」表明你知道孩子不想停下他正在做的事,不想做下一件事。

不要爭辯,不要給孩子說道理或者訓誡他,這些通常都沒有用!這樣說:

 

當你想要繼續玩的時候卻不得不把玩具放一邊,這真是掃興啊。

聽上去你真的生氣了。

你不想起床,你可能希望自已能再多睡會兒

你花了那麼長的時間才把碉堡建好,你肯定不希望晚飯前要把它拆掉。

 

不用擔心這樣會誤導孩子,讓他認為自己不用聽從你的命令。

相反,這"六步法"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命令沒有商量的餘地。

而且"希望"這個詞清楚表明了這只是一個幻想,不是真正的選擇。

 

為了讓效果最大化,你可以把"描述式讚揚"和"反思式傾聽"一起用起來。

 

雖然你很可能希望我會讓你單獨呆著,但是你卻沒有吵鬧,也沒有叫我從你的房間裏出去。

 

我看得出來你確實很心煩,因為家庭作業時間到了;但是你沒有尖叫,也沒有說任何不禮貌的話,從你把拖車扔進玩具盒的方式,我看得出來你有多麼生氣,可是你位置沒扔對。

雖然你是用這種方式告訴我你多麼生氣,但是你總算知道要收拾東西了。

當你心無旁騖地站著等孩子的回應時,"描述式讚揚"他,並「反思式傾聽」他內心的想法,孩子很快就會積極地回應你。

 

堅持做第六步,直到孩子配合你。

他們會配合的,而且往往比想象中來得快。

 

"永遠別說兩次"這一方法通常會起作用,因為沒有第七步——過一會兒,放棄。

即使讓孩子最終配合需要走完所有六步,也要記住要"描述式讚揚"孩子。

這樣,下一次要孩子的配合就會來得容易一點、快一點。

相信很快你便只需做前面三步即可達到效果。

 






很多爸媽都很頭痛這種情況:讓孩子停止手中的事兒去做另一件必須做的事,如從玩玩具、看電視到去做作業、睡覺等時,孩子會無視我們說的話,讓我們不停的重複、嘮叨、威脅,甚至咆哮,往往還沒有效果。其實正是這種很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熱門推薦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1415人都推薦這個。




 





Love分享
 

 

 

 若有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 請瑱 侵權通知書 本站將會刪除或修正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