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飯=一碗白糖?甜品吃多,少吃點飯,到底錯在哪了?
|
|||||||||||||||||||||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說法:「一碗米飯=一碗白糖」。 還有人說: 這些說法,貌似科學,其實真的靠譜麼? 答案是: 說重點,簡直就是個謠言。 這裡咱們就梳理一下,把米飯等同於白糖,其中到底有哪些錯誤。 首先,兩種食品之間,營養價值能不能簡單地「等同」?不能。 天然食物的成分很複雜,除了水和澱粉,還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保健成分等。
同樣,白糖的成分很簡單,特別是結晶的白砂糖,蔗糖含量高達99.5%以上。 而米飯中還含有植物蛋白質,以及少量的B族維生素,少量的磷鉀鎂等礦物質,還有少量的γ-氨基丁酸等物質。 所以,在同樣熱量、同樣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前提下,吃米飯的營養價值,顯然要比吃白糖高。 其次,如果比較兩種食物的營養價值,除了需要限定比較的項目,還要考慮比較的是乾重還是含水重如果不考慮其它成分,只按一碗米飯和一碗白糖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來比,兩者仍然是不等同的。 因為米飯不是干大米,煮飯的時候是要加水的。
白糖呢,它是固體物質,含水量極低,結晶白砂糖和冰糖所含的水分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人們知道,水中是不含有碳水化合物的。 所以,一碗米飯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固體,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白糖的三分之一。 如果真拿一碗米飯換成一碗白糖,熱量漲了兩倍,那是必胖無疑的。 第三,即便是同樣數量的碳水化合物,它們的代謝途徑和代謝結果也未必一樣。
米飯和白糖都是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來源,但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類型不一樣。 米飯所含的是澱粉,屬於複雜碳水化合物,消化後全部變成葡萄糖。 白糖所含的是蔗糖,是一種二糖,消化之後變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葡萄糖和果糖的代謝途徑是有差異的,近年以來對此研究很多。 簡單說,相比於能變成葡萄糖的澱粉來說,能分解出果糖的白糖,在吃多了之後,更容易增加脂肪肝、高甘油三酯和肥胖的危險。
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都忠告, 按我國膳食指南,澱粉類主食的總量則可以達到每天250-400克。 第四,米飯和白糖在小腸中所需要的消化酶不同,適應的人群也有差異。米飯中所含的是大量澱粉,它需要胰澱粉酶來消化。 白糖所含的是蔗糖,它需要小腸粘膜表層所產生的蔗糖酶來消化。 在胃腸發生感染,比如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時,小腸粘膜受損,造成蔗糖酶活性下降。
這時消化蔗糖的能力會降低,而不消化的糖會刺激腸道,提高腸道滲透壓,從而加重腹瀉。 所以,拉肚子的時候不能吃甜食、喝甜飲料。 白米飯和白糖,都不是健康的選擇白米飯和白糖的確也有類似之處。那就是總體評價,它們的營養價值都不高,對預防糖尿病、高血脂都不利。 雖然白米飯比白糖強一些,但它仍然是一種維生素礦物質含量相當低的食物,而且血糖指數較高。 如果能夠在主食中納入一半全谷雜糧,比如糙米、黑米、小米、燕麥、蕎麥、紅小豆、花芸豆等,則能夠更好地提升膳食營養質量,也非常有利於預防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麻煩。 文章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italk.life/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479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