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只是家庭主婦!「 60歲才識字」76歲成作家 辛苦一生終於「能為理想活」:沒有什麼是太晚的
|
|||||||||||||||||||||
她在60歲以前,只能看懂零星的字,要說真正開始學習,便是在白髮蒼蒼之際,然而她卻不覺得晚,就這麼毅然決然開始了,最後她走到了一個讓人讚嘆的地方,讓人看見只要肯追夢,其實沒有所謂太遲的問題。 有人曾說: "我曾經很害怕變老,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 這是想起來都覺得很恐怖的事。 可是在讀完姜淑梅的書之後, 我對於老年的到來, 開始有了一些勇氣。"
1937年的2月, 姜淑梅生於山東巨野縣。 她曾經見過日本人的掃蕩, 也差點被子彈穿過了身體。
她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 經歷過解放後新中國的變革, 父親和哥哥原本在做官, 一夜間家裡卻只剩下幾畝地。 民國、抗日、新中國的動蕩, 她以一個普通百姓的身份, 歷經戰亂、飢荒和時代之變。 從1960年跑盲流到黑龍江算起, 她做了20多年的家屬工。 但就在這樣一個普通老人的筆下, 憑藉一生閱歷講述的故事, 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
按理說, 姜淑梅的晚年生活, 應該是養花、種草、遛狗。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 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 在操勞了大半輩子,兒女們先後成家立業後。 老伴遭遇車禍,不幸離開。 陪伴半生的男人離她而去, 讓她的生活失去了重心。 那些陰雲密布的日子裡, 為了排解內心的悲傷, 她曾讓女兒買了幾斤毛線, 一天到晚沒事就織毛褲, 可是仍舊無濟於事, 一整夜一整夜地失眠。
(照片中為姜淑梅和女兒) 突然有一天, 姜淑梅對女兒說: "不如你教我認字吧?" 女兒聽了,大吃一驚, 轉而又感到無比欣慰。 母親能找點事情做, 讓精神有所支撐也好。 這時女兒完全沒有想到, 認字只是計劃中的第一步, 母親還有更長遠的打算。 姜淑梅的女兒是一名寫作教師, 也曾發表過許多優秀的作品。 看到女兒有文學方面的才華, 姜淑梅多少次想起自己沉浮一生, 那回憶中有多少故事可以寫啊! 她便對女兒說:"不如你拿去寫, 寫完了一定有人愛看。
" 可惜那時候女兒工作太忙, 實在沒有機會聽她講故事。
(照片為簽售會畫面) 丈夫去世後, 姜淑梅的腦海中, 時不時又浮起許多往事來。 獨自面對空蕩蕩的房間, 姜淑梅常常咀嚼那些往事。 被一次次敷衍之後, 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既然女兒沒有時間寫, 不如我自己來寫好了!" 抱著試試的想法, 姜淑梅開始了習字之旅。 女兒、身邊的孩子、社區老人, 都成了她隨時可以請教的老師。
廣告、說明書、電視字幕, 都是她識字的素材。 為了認字,她想了許多辦法, 自己編快板,讓女兒寫出來, 還跟著鄰居、電視學唱歌, 再讓外孫女把歌詞抄給自己, 一個字一個字地, 對照著去記。
(照片為寫作中的姜淑梅) 日復一日, 姜淑梅堅持不懈地認字, 數月之後,就能讀幼兒故事, 通過自己用心地琢磨, 還順帶認識了更多新字。 姜淑梅一生都忙著照顧家人, 從沒有想過自己喜歡什麼。 在她那一代人的腦海中, 似乎沒有理想這兩個字。 "我們想的就是過好日子, 把兒女們拉拔長大成人就好。" 即便是在丈夫走之後, 她還是會被各種事情打斷學習, 親戚家小吃店臨時缺人手, 她聽說了就過去幫忙, 小女兒生孩子,兒媳婦病倒, 誰家有事她就去誰家照顧。 但都沒破壞她學習的熱情。
(照片為演講中的姜淑梅) 好像突然之間, 姜淑梅理解到了, 年輕人說的理想是怎麼回事。 她盼望著自己能寫字, 寫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她不但學寫字,還學電子琴, 唱歌、看書,接觸更多知識。 2012年,讀了更多的讀物, 在電子琴上彈出《蘇武牧羊》後, 姜淑梅正式向女兒宣布: "今後你教我寫作吧!" 女兒聽了,又是一愣。 哥哥聽了她要寫作的想法後, 哈哈哈大笑地說:"寫吧寫吧。" 但其實言下之意是:"別開玩笑了!" 大兒子也把母親的話當笑話談: "娘,你要發表了文章,胡主席都要接見你了!"
(姜淑梅的首部作品) 聽了兒女們的話, 姜淑梅更較真了。 老人前半生起起伏伏, 挨餓、逃荒、闖關東, 見過的世面多了去了, 隨便拎出一個故事來, 那也是油光鋥亮回味悠長。 她想起女兒的話: "寫故事就像對面坐著一個人, 你是把他從沒聽過的事情, 從頭到尾講給對方聽。" 剛開始,她寫得很笨很急, 幾張紙、一支筆、一塊橡皮擦, 一句話,來來回回寫幾遍, 寫到一半又擦掉從頭來過。 可姜淑梅絲毫不感到氣餒, 寫著寫著,詞就流淌出來了。 女兒還專門推薦她閱讀莫言, 《天堂蒜薹之歌》、《蛙》、《紅高粱》, 那些故事和姜淑梅的經歷有重合, 她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隨著寫作的深入, 姜淑梅找到了樂趣, 當故事傾瀉而出, 一天的時間變短了, 白晝一下子有了光彩。 她寫得越來越帶勁兒, 只要有紙筆、檯燈, 她能坐在那裡寫一上午。 有時候家裡來了客人, 她可以帶著檯燈去廚房寫。 "能把一生一世的事兒寫出來, 真的是太讓我高興了!" 不過有時寫得太過投入, 回憶起那些心酸和痛苦的日子, 姜淑梅寫著寫著心裡就難受, 所以在她最初的手稿中, 寫了許多人,但從不寫丈夫, "沒辦法寫他,一寫就難過。"
女兒將母親的作品, 一篇接一篇貼上了博客。 很多讀者讀了之後都說, 文字是那麼質樸、簡潔, 故事卻有著衝擊人心的力量。 因為姜淑梅是親歷者, 她寫出的真實,更撼動人。 無論是誰讀到了, 都會因為描寫過於真實而陷入沉默。
《開卷八分鐘》裡, 梁文道評價她筆下的故事: "姜淑梅女士帶來的, 是一種民間草莽的聲音, 不需要別人替她代言, 而是自己用筆寫出來。 她作品裡的事情, 跟知識分子的書寫是不一樣的。 她筆下的民間故事, 有一種故事本身的力量, 那種力量是你很難忘記, 很難忽視的。"
這種原始、簡單的敘述, 卻有著讓人深思的沉重。 它記錄的不是歷史大事件, 而是在時間長河之中, 往往被人們忽略的那些普通人, 而那都是姜淑梅親身經歷。 她沒有什麼技巧可仰仗, 卻講出了人們想不到的真實。 76歲這一年,文章集結成書, 首部作品《亂時候,窮時候》出版了。 這部中國普通人的"史詩", 很多讀者掩卷後紛紛嘆息: "老太太的文字淺白平實,娓娓道來,就像母親在述說她的陳年舊事一樣,卻讀得我淚水直在眼眶裡打轉。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她的偉大之處。" "有閱歷,有毅力,有力量。一字一句,全是鮮活的生活。每一個字都『釘』在紙上,戳到人心裡。" "我很討厭老師整天讓小學生抄寫背誦那些所謂的『好詞好句』,《窮時候》正好可以作範文,讓四年級的兒子明白,好文章可以一個成語都沒有。" 76歲出版的第一本書, 最終獲得新浪好書榜, 2013年度三十大好書、 豆瓣2013年度最受關注圖書。 得到外界的讚美和肯定後, 姜淑梅覺得自己更有動力了。 她也沒想到,操勞半生, 做了大半輩子的體力活, 最後可以成為一名作家。 文字帶給她的樂趣, 是她有生以來從沒感覺到的。 每一年,她都有作品出版, 至今寫出了四本文集。
姜淑梅的故事,寫出了歷史浪潮中平凡人的人生, 姜淑梅老人的故事, 不禁讓人想到了, 日本87歲的網紅,崗本喜美子。 她72歲拿起攝影機學攝影, 74歲開始用軟體修圖, 在摘下無數攝影獎項後, 舉辦了自己的個人作品展。 在這之前,喜美子也是普通家廷主婦。 年輕時雖然開過美容院, 還耍帥做過自行車選手, 但在結婚後,為了相夫教子, 就過起了平淡樸素的生活。 兒女們一天天長大成人後, 在丈夫的影響下, 喜美子迷戀上了攝影。
她在老公的指導下, 勤奮學習所有攝影技巧, 甚至將影棚搭在家中, 只為每天拍出更好的作品。 雖然年紀很大, 但對生活的熱情絲毫未減, 學習能力也從沒退化。 為了美化自己的作品, 勤學苦練,從電腦門外漢, 到把各種軟體操作得得心應手。 喜美子原本主攻景物, 但這還不夠表現她的創作力, 隨後,她以自己為對象, 創作出了一些創意自拍照, 上傳到網路上之後, 迅速成為了網紅, 所有看了照片的人, 無一不被她的樂觀精神打動。
喜美子的作品,紅遍國際 實際上, 她的專業作品也非常棒。 光影,布局,角度,特效, 專業攝影師掌握的拍攝技巧,她每一樣都非常出色。 早在2007年的"東京寫真月間"中, 就獲得了女性攝像師優勝獎。 還在熊本縣美術展上,連續四年獲獎。 喜美子老人曾說: "在學會了攝影之後, 我的人生較之以前, 要快樂一百倍還不止。" 操勞一生的她想告訴大家: "人生無論何時, 不要放棄生活的樂趣。"
在她和姜淑梅身上, 有著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人生比你想像中還要長,即使年輕的你無法好好為了自己而活,但也不要放棄任何能成全自我的機會,勇敢抓住每個瞬間,總有一天,你也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那是你本來就該擁有的。
勇敢踏出那一步吧!親愛而辛苦的你們。 參考來源 : 今日頭條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746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