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已證實會增加女童性早熟風險,成功大學研究團隊為探究塑化劑暴露來源對女童的影響,蒐集30位年齡在4~13歲間的女童,研究設計以勤洗手、不吃微波食物、不使用塑膠袋裝食物等7種行為介入1周,證實這7種介入行為可降低女童的塑化劑暴露量達71%~97%,且即便用
手搖杯裝鹼性的茶飲,仍可能溶出微量塑化劑,應少喝手搖杯。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今下午在「環境醫學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今年6月登上環境類國際期刊的研究,研究於2010年收案30名女童,其中27人不到8歲,就出現胸部發育或月經提早報到等早熟現象,研究先採集這30名女童的尿液,檢驗其塑化劑代謝物濃度,再以勤洗手、不吃微波食物、不使用塑膠袋裝食物等7種行為介入1周後,並檢驗其尿液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做比對,證實可降低71%~97%的塑化劑暴露量。
他說,統計分析這7種介入行為對塑化劑暴露量的個別差異,發現勤洗手、少喝塑膠杯裝飲品兩種介入行為,對降低塑化劑暴露量最有效。
他解釋,年紀愈小的女童常坐在地上玩耍,手部接觸含塑化劑的地板灰塵後,再放進嘴巴吸收,勤洗手可降低暴露量;過去認為手搖杯裝熱飲、酸性果汁才會溶出塑化劑,但研究發現即便是裝鹼性的冷茶飲,仍會溶出微量塑化劑,導致女童尿液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偏高,最好少喝手搖杯。
李俊璋說,這次檢驗的尿液塑化劑代謝物為MBP,暴露過量有生殖毒性,會導致男性睪固酮下降,女性增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等風險。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咦?小編天天都會來一杯手搖飲料耶!真的聽到這個消息臉都要綠了...!為什麼連吃個東西都會那麼悲劇啊...。
分享一下,台灣人到底一生吃近多少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