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90%的寶寶都有害怕心理,媽媽這樣做就對了!
 

觀看數:773 人

剛生下來的寶寶猶如一塊白板,對於成人所知道的恐懼、死亡等不會有恐懼心理,當寶寶進入生活並逐步見識更多事情,瞭解更多事情時, 他們的恐懼也隨之產生了,而且不同年齡段,害怕的事物還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梳理

 


90%的寶寶都有害怕心理,媽媽這樣做就對了! 觀看數:773 人

 

剛生下來的寶寶猶如一塊白板,對於成人所知道的恐懼、死亡等不會有恐懼心理,當寶寶進入生活並逐步見識更多事情,瞭解更多事情時, 他們的恐懼也隨之產生了,而且不同年齡段,害怕的事物還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寶寶害怕的發展歷程吧。

他會害怕很正常,別太擔心

研究發現: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的兒童至少有1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有7種以上的害怕。

由此可見,膽小害怕在寶寶的發展過程中是一種很普遍的情緒。另外,恐懼感還具有積極意義呢!它會令身體瞬間處於緊張狀態, 反應和行動都變得敏捷起來,以便躲過可能的傷害。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因為一個人在生活中害怕某些東西,才會設法去躲避和保護自己,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比如,對狗的恐懼,能夠使孩子採取更加安全、更加慎重和更加有益的方式對待各種動物; 對與父母分離的恐懼,能夠讓孩子學會感激別人的照顧,學會控制怒氣。一般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恐懼情緒會逐漸消失,因此,父母不必為孩子的恐懼心理過分擔心。

分年齡段,幫他和害怕說「bye——bye」

但是如果孩子總是害怕一種不會存在傷害的事物,或者因為害怕某件事情而出現了恐懼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了。相信看到寶貝臉上布滿濃鬱的恐懼色彩,每個父母都會為之心疼。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那麼,怎樣幫助寶寶抹去心靈上的恐懼感呢?其實,還是有不少方法可以去嘗試的。

寶寶怕怕事件薄

據研究,害怕是隨兒童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的。如有些過去不感到害怕的人物或事物(如想像中的生物、黑暗、動物、有傷害性的威脅等)會漸漸變成兒童害怕的對象;而過去曾經害怕的人物或事件(如帶毛的小動物、昆蟲、陌生 人等)反倒變得不那麼害怕了。也就說,大致來看,正常兒童的恐懼是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的,但這種減少並非呈簡單的直線下降,一些研究提示,兒童早期恐懼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後,約在9~11歲又會有所上升。

0~6個月

● 高分貝的噪音;

● 突然而來的聲響;

● 身體陡然失去支撐;

● 遭遇刺眼的光線(如閃光燈), 18個月後這種情況會基本緩解……

細語呵護

心理學家認為,小寶寶生來比較懼怕兩樣東西:一是怪而大的聲音,二是身體失去支持和跌倒。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不過這還不是真正的恐懼心理,只是會引起痛苦的感覺,更像一種生理反應。
作為一種心理反應的恐懼感,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的發展而產生和變化的。 而這些刺激常常是外界環境條件的突然改變使得寶寶產生不適應感覺,因此可以根據現實情況區別對待,如果是能自由來去的環境,不妨抱起寶寶「一走了之」,離開刺激環境,找到他能適應的好地方;如果是面對無能為力的刺激,比如突然而至的大聲響,這就需要父母的細語呵護了。父母可以把他摟到懷裡,溫柔地安慰寶寶說:「媽媽抱抱,不怕不怕。」還要告訴他:「爸爸媽媽就在身邊。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以此來幫助寶寶 克服不安情緒。只有在健康的依戀關係中發展出充分的安全感,寶寶才不會產生太過劇烈的害怕心理。

6~12個月

●一般意義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環境;

● 浴盆和浴缸排水……

樹立好榜樣

由於寶寶的情緒體驗受父母態度的影響很大,因此,父母勇敢角色的示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孩子第一次接觸某事物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夠表現出對某事物的正性情緒體驗,孩子就可能消除對那個陌生事物的恐懼。比如,如果家長在孩子第一次看到狗的時候,表現出對小狗的緊張情緒,則孩子就會認為狗是很可怕的,反之,如果家長友好地去跟小狗互動,則孩子害怕小狗的機率就會小很多。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此外,同伴的榜樣作用,也能很好地幫助寶寶克服恐懼的不良情緒。

對於寶寶害怕的事物,當他們看到年齡相仿的同伴表現得很勇敢時,對寶寶來說也會是一個積極的刺激。他們會去模仿,並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比如,孩子怕狗,我們可以讓他看到同齡小夥伴友好地跟狗狗玩耍,跟狗狗親近。但一定要注意,所選擇的狗應是很溫順的,否則其他小朋友和狗玩耍時受到狗的攻擊將會使得怕狗的幼兒更加堅信: 「狗是可怕的。」

1~2歲

● 陌生人

● 陌生環境

● 嚇唬的言辭

● 受傷……

分散注意力,消除害怕

父母可以也就是把寶寶害怕的東西與喜歡的東西混在一起,讓寶寶對他所害怕的東西形成良性的條件反射,從而自然而然地消除恐懼感。例如:有的寶寶害怕打針,甚至還沒打看到護士的準備工作就開始哭上了。您這時說些 「沒事」「寶寶不怕」之類的話,他根本聽不進去,甚至會哭得更厲害。而不妨講講他喜歡聽的故事,或者吃點我喜歡的食物。 這樣做可以分散孩子對恐懼對象的注意力,從而讓他逐漸適應恐懼對象,消除恐懼心理。甚至可以在去打針的路上就開始講他喜的故事或聊他感興趣的事情,提前激發他的興奮情緒;到了地方也可以引導他看看周圍新奇的事物,激發好奇心,轉移注意力。

2~5歲

對噪聲、陌生的人或物、痛、墜落、突然 失去身體支持以及突然改變個人環境的事物等刺激的恐懼逐漸降低了、減少了;

● 對黑暗、動物、想像中怪物或強盜、水、超自然事件以及有潛在危險的情境 的恐懼增加了。

● 後一種害怕和恐懼是隨著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而發展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 逐漸能夠預見潛在的危險。

遊戲幫他逐漸面對害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場遊戲,往往需要孩 子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通過遊戲幫孩子克 服害怕情緒,輕鬆、有趣,也易於寶寶接受,尤其是對於寶寶怕黑、怕水等情況。例如,孩子害怕和陌生人交往,不妨設計角色遊戲,讓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使他有機會接觸到陌生的小 夥伴,並通過和夥伴們一塊玩耍,克服膽怯的毛病,改變怕受欺負、怕被嘲笑等心境。對於害怕黑暗的孩子,可將室內照明度逐漸調低,在這個過程中和寶寶一起玩他喜歡遊戲。經常這樣玩 耍,寶寶會逐漸不再害怕黑暗。

從陌生到熟悉,消除恐懼

生活中,消除一些害怕或敏感的事物可以借鑑系統脫敏法,將害怕刺激分成幾個等級,以不同的方式(圖片、幻燈或言語指示)向兒童呈示或者逐步引導。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好計劃一步一步進行,使寶寶不斷接觸和熟悉恐懼源,逐步克服恐懼心理。

例如,孩子怕貓,先給他看貓的照片,讓他熟悉貓的形狀,最好讓他對貓逐漸產生興趣。然後陪寶寶聽貓叫的聲音,由遠到近,慢慢適應。最後在很遠的地方讓孩子看貓,慢慢靠近,一次不行,可以等下一次,每次到孩子不能忍受為止。逐漸提高孩子的耐受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之後,孩子就可以用手摸貓,與貓一起玩耍等。

作者簡介:李清霞,教育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任職於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研發中心。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90%的寶寶都有害怕心理,媽媽這樣做就對了!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