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你多年輕,10個癌症警訊要提高警覺 
  | 
					|||||||||||||||||||||
 
 
 ![]()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黃惠如 
	圖片/康健雜誌 
	每個人都是癌症候選人,不見得年輕人就不會被癌症找上。 
	奇美醫院柳營分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文聰認為,「學會辨識癌症警訊,一輩子都受用,不只用在自己,也能幫家人、朋友注意。 
」只要有以下10個癌症警訊,就應該提高警覺,不管你多年輕。 
	■摸到硬塊: 
	不論是乳房、睪丸或其他部位,摸到腫脹、增厚或硬塊,要馬上找醫生診斷。 
因為睪丸癌的好發年齡是20~39歲,台灣乳癌好發年齡也比歐美國家年輕,約在40~49歲。 
 
	■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 
	子宮內膜癌90%會出現異常出血的警訊,子宮頸癌常會出現分泌物過多或混有血液,常常被女性忽略。 
大便出血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 
	■傷口或潰瘍不癒: 
	口腔內有難以治癒的潰瘍,可能是舌癌或口腔癌的徵兆。 
	■痣或疣的顏色、形狀或大小改變: 
	皮膚癌是少數可以目視得知的癌症,身上的痣疣明顯變化,如長大、發炎或出血,就要求醫。 
	■長期咳嗽或聲音沙啞: 
	雖然咳嗽通常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通常在1~2週內會痊癒,如果超過3週就要注意,尤其是抽菸的人咳嗽習慣改變,如愈咳愈厲害,或本來只有早上咳變成整天咳,就要非常小心。
 
 而長期莫名的聲音沙啞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 
	■吞嚥困難、消化不良: 
	長時間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或胃癌的徵兆。 
	■排便習慣改變: 
	沒有原因的便秘或腹瀉,便血或糞便形狀改變,都有可能是大腸直腸癌。 
	■不明原因的疼痛: 
	不能否認,疼痛發生在絕大多數的疾病,但也是癌症的第一大警訊。 
某個部位莫名出現疼痛超過1週以上,就應該查明原因。 
 例如肺癌有可能會胸痛、大腸癌有可能會腹痛,就算是很難發現的胰臟癌也會發生上腹痛或背痛。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若沒有特意節食或運動消耗,兩週內減輕體重2公斤,或一個月減少5公斤,就必須小心。 
	■不明原因的發燒或倦怠: 
	雖然發燒通常因為流感引起,但不明原因癌症擴散到其他器官也會引起發燒。 
淋巴瘤、白血病也會有發燒徵狀。 另外,感覺倦怠是癌症已經發展的徵兆,一般的倦怠是休息就能改善,而癌症引起的倦怠是無論怎麼休息都無法改善。 
 
	年輕人該做哪些健檢? 
	接受健康檢查,是在身體沒有異狀,為了發現潛在的病變,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張天鈞表示,如果身體有任何地方不舒服,應該直接去看某一科,而不是全身健康檢查。 
	醫生一般建議,從40歲開始固定健康檢查。 
若年輕人想健檢,30~40歲每2年一次,30歲以下每3年一次。 
	健檢項目則以一日的標準套餐即可,再依家族病史、個人病史和職業環境加做適合的檢查。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606) 
 | 
					
			


				
					![]()  |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 
						 140167人都推薦這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