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體內肝火旺盛嗎?踮踮腳就知道了!
|
|||||||||||||||
足跟痛,又稱為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圍疼痛性疾病的總稱。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又稱腳跟痛。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 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著的肌肉、韌帶隨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牽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現代醫學稱「跟骨骨膜炎」,又稱「跟骨骨刺」。
腳後跟疼的中醫解析 中醫認為足跟痛,多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跟腱、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主要因受風寒濕邪或慢性勞損便導致經絡瘀滯,氣血運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發病。中藥貼貼於足跟肌表刺激神經末梢,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之目的。根據病理表象為: 1、腳後跟疼痛,並伴有伴口渴胸悶,小便短黃,大便秘結,是體內肝火旺盛了! 2、腳後跟疼痛,並伴有頭暈心悸,失眠多夢,肢軟乏力,面色無華,肢體倦怠,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是氣血不足的症狀! 3、腳後跟疼痛,並伴有下肢麻木,手足沉重,屈伸不利等症狀,是體內濕毒太重! 4、腳後跟疼痛,並伴有行走則疼痛加劇,或伴畏風,舌淡苔薄白,脈浮等症狀。是受風寒了! 腳後跟疼痛難忍,用中藥貼敷最有效 因為皮部是經脈功能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布的所在,居於人體最外層,是機體的保衛屏障,具有衛外、安內的功效,起到對外接受信息,對內傳達命令的作用,是機體的受納器和效應器。
因此,皮部在人體的生理、病理和治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通信聯絡作用。 而中藥貼敷療法,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應用中草藥製劑,施於皮膚、孔竅、俞穴及病變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貼敷療法能治多種疾病,道理同於內服,只不過給藥途徑不同罷了。內服之藥能入經脈,是由於藥物的性、味、氣所至。貼敷之藥切近皮膚,也同樣能將藥之性、味、氣透過皮膚浸入肌體內而直達經脈,並能融化於津液之中。
所以中藥貼敷可以剌激腳底穴位,對局部發生直接作用或通過經絡的網絡傳導,疏通經絡,達到調整系統,增強人體抗病能力,以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 腳後跟疼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一、儘量避免穿著軟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應用厚的軟墊保護,也可以應用中空的跟痛墊來空置骨刺部位,以減輕局部摩擦、損傷; 三、經常做腳底蹬踏動作,增強跖腱膜的張力,加強其抗勞損的能力,減輕局部炎症; 四、溫水泡腳,有條件時輔以理療,可以減輕局部炎症,緩解疼痛; 五、當有持續性疼痛時,應該口服一些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 六、如果疼痛劇烈,嚴重影響行走時,局部封閉治療是療效最快的治療方法。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990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