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即薏米不但能除體內濕氣,還能健脾,除痹,為食療佳品
|
|||||||||||||||||||||
薏苡仁 《中藥大辭典》 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秋季果實成熱後,割取全株,曬乾,打下果實,除去外殼及黃褐色外皮,去凈雜質,收集種仁,曬乾。 多生於屋旁、荒野、河邊、溪澗或陰濕山谷中。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一般多為栽培品。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福建、河北、遼寧。
性味功效《神農本草經》 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其根下三蟲。 《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味甘,微寒,無毒。
主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久服輕身益氣。其根下三蟲。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 味甘,微寒無毒,入肺脾肝胃大腸五經。
利腸胃,消水腫,祛風濕,療腳氣,治肺痿,健脾胃。 薏苡仁總濕熱,故入上下五經。蓋受熱使人筋攣,受濕使人筋緩者,可用。 《本草經解》葉天士 氣微寒,味甘,無毒。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久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
(糯米炒) 苡仁氣微寒,稟天秋金之燥氣,入手太陰肺經;味甘無毒,得地中平之土味,入足太陰脾經。氣降味和,陰也。 《經》雲,濕熱不攘,則大筋軟短而拘攣。苡仁氣微寒,清熱利濕,所以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也。久風,長久之風也,風淫則末疾,所以手足麻木而濕痹生焉。
苡仁甘寒,其主之者,甘以行之,寒以清之也。 微寒,稟秋金之燥氣而益肺,肺氣治則下行,故主下氣。久服輕身益氣者,濕行則脾健而身輕,金清則肺實而氣益也。 《長沙藥解》黃元御 味甘,氣香,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燥土清金,利水瀉濕,補己土之精,化戊土之氣,潤辛金之燥渴,通壬水之淋瀝,最瀉經絡風濕,善開胸膈痹痛。 《中藥學》 凌一揆主編薏苡仁 (《本經》) 【性味歸經】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用量用法】10〜30g。本品力緩,用量須大,宜久服。健脾炒用,其餘生用。除入湯劑、丸散外,亦可作羹或與梗米煮粥、飯食用,為食療佳品。 |
|
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 |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
Facebook 粉絲 留言版 |
1225人都推薦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