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家三人沒有不良嗜好,但全得了癌症!醫生分析後發現原因竟然是…很多台灣人都這麼做,一定要注意! 觀看數:13571 人
揚州一家三口從去年下半年起,相繼被查出癌症,收治他們的醫院專家分析認為,病因與全家人長期吃剩菜剩飯和黴變食物有關。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走訪了這一家三口所在的社區和收治他們的醫院,進行了多方採訪。
通訊員 朱海容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詠
社區
這家人經常吃剩飯菜
鄰居勸也沒用
今年56歲的戴師傅家住揚州市廣陵區文峰街道寶塔社區,不幸的是,去年剛從揚州柴油機廠病退回家,就被揚州蘇北醫院查出了胃癌。戴師傅難以接受的是,他80歲的老母親和57歲的妻子唐女士,也於今年相繼被查出腸癌和胃癌,兩人都在蘇北醫院接受了治療。蘇北醫院醫生判斷,這一家三口的病因,肯定與全家人長期吃剩菜剩飯以及黴變食物有關。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文峰街道寶塔社區張順惠主任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戴師傅一家經濟條件不太好,全家人省吃儉用,吃飯吃菜精打細算,一點也不敢「浪費」。去年下半年,戴師傅被診斷患上胃癌,隨後去醫院做了相關的手術。自己年齡還不算大,雖說身體不太好,但還能幹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本想再辛苦幾年,掙點錢,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可今年年初,他的母親也查出患上了腸癌。而就在上個月,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妻子也被確診患了胃癌。一家人的不幸遭遇,讓戴師傅愁眉緊鎖。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張順惠主任介紹,為啥一家人相繼查出癌症?自己在社區工作15年了,對包括戴師傅在內的居民都比較瞭解,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鄰居們的反映,戴師傅家經常吃剩飯剩菜,甚至吃黴變的食物和有點爛了的東西,從來不捨得扔掉食物,即使有的蔬果壞了,也會將壞的部分切掉後接著吃。社區居民住在一起的時間久了,有了感情,也有不少好鄰居勸老戴不要這樣,但節儉慣了的他答應歸答應,還是我行我素。一家三口人都被查出癌症,大家都認為和這個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醫生
剩飯菜里亞硝酸鹽多
常吃癌變幾率要高很多
揚州蘇北醫院中醫科潘璠醫師對戴師傅一家三口的情況比較瞭解,他還曾經去寶塔社區開過講座,跟居民講最好不要吃剩飯剩菜等生活常識和衛生防病知識。他認為,丈夫、妻子以及老母親都相繼患上消化道癌症,與家庭長期的飲食習慣有關。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潘璠醫師告訴記者,有的「習慣」吃剩飯剩菜、隔夜菜的人認為,自己再重燒一下,不就殺死細菌和病毒了嗎?其實不然,因為這些飯菜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是耐高溫的,即使燒得再開,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潘璠說,還有人認為,夏季溫度高,食物容易變質,冬天應該沒啥問題。這也是不對的,雖然氣溫低暫時不會腐敗變質,但亞硝酸鹽含量仍會增加。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浙大曾有個實驗
24小時之後,冰箱裡葷菜蔬菜亞硝酸鹽都超標
葷菜超標比蔬菜更嚴重
為了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浙江大學實驗小組請杭州一家知名中高檔連鎖餐廳的廚師燒了4個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4個菜燒好後,將樣本都放進實驗室冰箱,在4℃下冷藏,這個溫度也是普通家用冰箱設置的溫度。
放置6小時
紅燒肉亞硝酸鹽含量率先超標
出鍋後半小時,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這三個菜的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含量都沒有超過我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最高限值。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比韭菜炒蛋和炒青菜要高。
對此實驗人員說,肉類菜餚一般比蔬菜類加入更多的調味料,調味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這些硝酸鹽被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就導致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6小時後,實驗人員對這些菜餚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6小時後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紅燒肉增加了70%,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已超過了國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3mg/kg」的限量標準。
放置18小時
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
18小時後,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18小時」標籤的4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時增加了443%,紅燒鯽魚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從這實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放置24小時
4個菜餚全部超標
距離4個菜燒好的時間差不多過去24小時後,實驗人員從冰箱中拿出最後一批貼有「24小時」標籤的4個菜餚,同樣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跟18小時相比,4個菜餚亞硝酸鹽含量繼續大幅增加,且全超過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限量標準。
實驗人員說,24小時後,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本報綜合
■焦點問題
食堂的剩菜安全嗎?
不少網友有疑問:在單位食堂也經常吃剩飯剩菜,這會影響健康嗎?
「隔頓菜」一般沒問題
蘇北醫院中醫科潘璠醫師告訴記者,絕大多數的單位食堂都有健全的安全衛生保護措施,菜品原料採購都會根據本單位員工的人數科學進行。做熟的菜隔夜供應的情況正常不會出現,一般會一頓賣完,即便中午吃不完,晚上繼續供應,因為時間隔得不長,其亞硝酸鹽含量對人體的影響也極小。
潘璠表示,其實除了常規的隔夜菜之外,醃製品、煙燻製品隔夜菜更不能吃。另外,以黃豆為原料的醬和醬油也要小心,因為黃豆容易黴變。一般單位食堂採購醬和醬油都會去大型超市等正規場所,一些不良飯店會去小市場和小作坊,單位食堂比一些飯店更讓人放心。
「剩飯」怎麼吃也有講究
記者請教專家瞭解到,沒有變質的剩飯是可以加熱後再吃的,但怎麼吃,卻大有講究。米飯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在加熱到60℃以上時會逐漸膨脹,最終變成糊狀,這個過程稱為「糊化」。糊化的澱粉冷卻後,會產生「老化」現象。人體對這種老化澱粉的水解和消化能力都大大降低。所以,長期食用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凡消化功能減退的老人、嬰幼兒或體弱多病者以及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最好不吃變冷後重新加熱的米飯。
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儘量在5至6小時以內吃完。吃剩飯前,要徹底加熱。
請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提醒大家煮菜盡量當場吃完,少吃剩菜、隔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