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誠法師:做人做事中如何開悟成佛 觀看數:2688 人
人們常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大意是說,《楞嚴經》是講開悟的,《法華經》是講成佛的。那麼什麼是開悟呢?什麼又是成佛呢?兩者又有怎樣的關聯呢?通常人們的認識是:開悟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見道的境地,而成佛,則是經過修道之後,證道的境地;因此,禪宗講,悟後起修,修圓滿了,也就成佛了。這是書本上常有的答案,下面希望給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佛法的很多名相,都比較艱澀難懂,或者說,即使我們理解它的意思了,但要想真正體悟到它的內涵,往往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實際上,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能發揮作用的,並不是學到理論,而是自己在游泳過程中不斷摸索出的實際經驗。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從開悟到成佛
修心去妄 開悟存真
先來看看“開悟”的“悟”字。這“悟”字,是形聲字,從“心”,“吾”聲。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一般來說,學習了佛法,大家都知道,要想去掉妄心,就要通過修行,於是,參禪啊,念佛啊等等一些實修的法門便出來了。實際上,修行就是要修掉這妄心。
sponsored ads |
sponsored ads |
這個外在的所見所聞的境界,便是我們的所緣境,如果沒有這個所緣境,我們那顆能緣的心也就無從談起。所以,一旦我們要談到修心,實際上就要選擇明確的所緣境。沒有這個所緣的境界,修行就是一句空話。這樣一來,問題又產生了:我們那顆妄心的產生,就是因為耽著於外在的這些境界,現在想修行,還要借助這些境界,難道不是矛盾嗎?其實並不矛盾。有句話說得好:“解鈴還需系鈴人。”問題從哪裡產生,就要從哪裡解決,逃避的結果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換句話說,同樣一個境界,可以成為蒙蔽自心的障礙,也可以成為覺醒自心的助緣,到底發揮什麼作用,就看我們自己的選擇。
認識到要開悟,實際上要靠境界,現在再來看看,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境界。之所以要說“選擇”,實際上就是希望我們能過一個主動的人生,而不是被動的人生。當然我們去選擇,也有可能會選擇不適合我們目前條件的境界,這樣一來就選錯了。境界選錯了,不但沒有好結果,還會產生壞結果。產生壞結果,也就是,不但我們不能覺悟,反而會越來越迷茫,人生越來越痛苦,生命的品質越來越低下。
先看傳統的修行方式:參禪、念佛、持戒、誦經等等。我們先來看看各自的所緣境界是什麼呢?參禪,參的是話頭;念佛,念的是佛陀;持戒,持的是戒相;誦經,誦的是經典。那麼這些修行方式所緣的境界,就是話頭、佛陀、戒相、經典了,是這樣嗎?恐怕答案遠沒有這麼簡單。如果不是這些,那麼真正的所緣境界又是什麼呢?實際上真正的所緣境,是所有有情眾生,更確切一點說,是所有有情眾生內心的惑業與苦樂問題,是眾生心的問題,也就是說,佛法的任何修行方式,實際上都是以眾生的妄心為所緣境。因為有妄心的存在,眾生正遭受著無量的痛苦,因為不忍心眾生受這種苦,而發願修行。以這樣的內容為所緣境,人的修行就會有無限的動力。實際上,在這個層次的生命境界裡,自己和眾生的生命是一體的,因為自己的心和眾生的心都是相通的,自己的問題解決了,那麼眾生的問題解決也就有希望了;反過來,眾生的問題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也就解決了,自利利他成為一體。可以說,這種所緣境所對應的生命境界,是非常高的。如果我們選擇其中相應的修行方式,能夠堅持修下去,而且慈悲心越來越能夠開顯出來,說明這個所緣境對我們而言是合適的。否則,就是有點脫離自己的實際了。
做人做事 圓滿成佛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該怎麼辦呢?那就要退而求其次,在做人做事上下功夫。大家知道,傳統的修行方式,直接面對的都是佛法僧三寶的境界,這也要求我們內在有相應的境界,否則,效果就不會太明顯。所以,當我們修行不見長進的時候,就要考慮將目標放低,放低到自己目前可以達到的水準,在生活中好好做人,好好做事。這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非常不容易。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來看看做事。什麼是“事”呢?《說文解字》中說:事,職也。職,就是職務、職責的意思。那麼什麼是“職”呢?《說文解字》中說:職,記微也。從字的組成上來看,就是非常認真地聽對方講話,唯恐遺漏任何細微之處,記下來後,就能做到盡職盡責。這樣一看就知道,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同樣是一件事情,交給不同的人去做,其結果往往都是大相徑庭。有的完全背離你的意思;有的雖然沒有背離,卻也遺漏不少;有的卻能非常漂亮的完成工作,還能考慮一些你所沒有考慮到的。很多佛弟子在學習佛法之前,行動力還挺強,上面佈置一件任務,都能很快的去落實;但學了佛法以後,行動力開始變遲緩了,猶猶豫豫,瞻前顧後,滿腦子都在考慮什麼意樂啊,什麼因果啊,總之談了一大堆,行動的時候,就是沒有力量。這種情況,不管你佛法理由說的多麼好,都很難讓人產生信任感。
再來看看做人。什麼是“人”呢?有一種說法,說:人,仁也。也就是說,當我們談到做人,實際上並不是孤立地看你這個怎麼樣,而是從你如何對待周圍的人上,來觀待你這個人做人如何。如果我們總是感覺自我良好,結果周圍的人對我們意見一大堆,也就是說,我們給周圍人已經帶來很大的擾亂,乃至痛苦,而我們自己還不知道。如果是這樣,那這個人做的就實在是太失敗了。做人,實際上就是要培養我們對周圍人苦樂感受的敏感程度,時時刻刻能把周圍人的苦樂放在心裡,而不是一直陷在自己的感受裡面拔不出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對周圍的人就會越來越沒有感覺,越來越麻木,最後就會覺得,別人的好壞給我一點關係都沒有。然後,這個人就會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寂寞。
從上面的描述來看,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實際上都有明確的所緣境,這個所緣境非常具體,對一般的人來說,都具有可操作性。只要我們願意,在這兩個方面總能不斷改善,不斷進步。然後辦事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接人待物就會越來越懂得禮貌。古人說:能者在職,德者在位。每件事情都能夠盡心盡力去做,自然會有好的職務;每次接人待物能夠懂得尊重別人,自然會有好的地位。人若能這樣踏踏實實地用功,那顆妄心自然慢慢消減,那顆真心自然慢慢開顯,這樣一直努力下去做到極限,是什麼境界呢?也就是說,智慧到了極限,慈悲到了極限,當然,那就是三界法王,也就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