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基本功秘技,學會用調料、用刀具,太值得學了!
 

觀看數:5316 人

本文分享的是一些廚藝基本功,隨便學幾手,廚藝都能馬上提升哦!一、怎樣用薑薑是許多菜肴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調味品,但怎樣使用,卻不是人人必曉的。用得恰到好處可以使菜肴增鮮添色,反之那就會弄巧成拙。我們在烹製

 


基本功秘技,學會用調料、用刀具,太值得學了! 觀看數:5316 人

 

14134446248863.jpg

 

本文分享的是一些廚藝基本功,隨便學幾手,廚藝都能馬上提升哦!

 

一、怎樣用薑

 

薑是許多菜肴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調味品,但怎樣使用,卻不是人人必曉的。

用得恰到好處可以使菜肴增鮮添色,反之那就會弄巧成拙。

我們在烹製時會經常遇到一些問題:

 

如做魚圓時在魚茸中摻加薑蔥汁,再放其他調味品攪拌上勁,擠成魚圓,可收到鮮香滑嫩、色澤潔白的效果。

若把生薑剁成米粒狀,拌入魚茸裏製成的魚圓,吃在嘴裡就會墊牙辣口,且色彩發暗、味道欠佳。

 

又如在燒魚前,應先將薑片投入少量油鍋中煸炒熗鍋,後下魚煎烙兩面,再加清水和各種調味品,魚與薑同燒至熟。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這樣用薑不僅煎魚時不粘鍋,且可去膻解腥;如果薑片與魚同下或做熟後撤下薑米,其效果欠佳。

因此,在烹調中要視菜肴的具體情況,合理、巧妙地用薑。

 

1、薑絲入菜多作配料

 

烹調常用薑有新薑、黃薑、老薑、澆薑等,按顏色又有紅爪薑和黃瓜薑之分,薑的辛辣香味較重,在菜肴中既可作調味品,又可作菜肴的配料。

新薑皮薄肉嫩,味淡薄;黃薑香辣,氣味由淡轉濃,肉質由鬆軟變結實,是薑中上品;老薑,俗稱薑母,即薑種,皮厚肉堅,味道辛辣,但香氣不如黃薑;澆薑,附有薑芽,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醬醃,味道鮮美。

 

作為配料入菜的薑,一般要切成絲,如「薑絲肉」是取新薑與青紅辣椒,切絲與瘦豬肉絲同炒,其味香辣可口,獨具一格。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三絲魚卷」是將桂魚肉切成大片,卷包筍絲、火腿絲、雞脯肉絲成圓筒形,然後配以用澆薑醃漬的醬薑絲,還有蔥絲、紅辣椒絲,加醬油、糖、醋溜製即成。

味道酸甜適口,外嫩裏鮮。

 

把新薑或黃薑加工成絲,還可做冷盤的配料,增鮮之餘,兼有殺菌、消毒的作用。

如淮揚傳統涼拌菜「拌乾絲」,它是把每塊大方豆腐乾切成20片左右,再細切成比火柴棒還細的乾絲,用沸水浸燙3次,擠去水分,放入盤中,上面再撒放生薑絲,澆上調味而成的。

乾絲綿軟清淡,薑絲鮮嫩辣香。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2、薑塊(片)入菜去腥解膻

 

生薑加工成塊或片,多數是用在火工菜中,如燉、燜、煨、燒、煮、扒等烹調方法中,具有去除水產品、禽畜類的腥膻氣味的作用。

 

火工菜中用老薑,主要是取其味,而成熟後要棄去薑。

所以薑需加工成塊或片,且要用刀面拍松,使其裂開,便於薑味外溢,浸入菜中。

 

如:「清燉雞」,配以雞蛋稱清燉子母雞,加入水發海參即為「珊瑚燉雞」,以銀耳球點綴叫做「風吹牡丹」,佐以豬腸叫「遊龍戲鳳」,添上用魚蝦釀製的小雞即為「百鳥朝鳳」等。

在製作中都不可不以薑片調味,否則就不會有雞肉酥爛香鮮、配料細嫩、湯清味醇的特點。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薑除在烹調加熱中調味外,亦用於菜肴加熱前,起浸漬調味的作用,如「油淋雞」、「叉燒魚」、「炸豬排」等,烹調時薑與原料不便同時加熱,但這些原料異味難去,就必須在加熱前,用薑片浸漬相當的時間,以消除其異味。

浸漬時,同時還需加入適量的料酒、蔥,效果會更好。

 

3、薑米入菜起香增鮮

 

薑在古代亦稱「疆」,意思是「疆禦百邪」之說。

薑性溫散寒邪,利用薑的這一特有功能,人們食用涼性菜肴,往往佐以薑米醋同食,醋有去腥暖胃的功效,再配以薑米,互補互存,可以防止腹瀉、殺菌消毒,也能促進消化。

如「清蒸白魚」、「芙蓉鯽魚」、「清蒸蟹」、「醉蝦」、「熗筍」等,都需澆上醋,加薑米,有些還需撒上胡椒粉,擺上香菜葉。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薑米在菜肴中亦可與原料同煮同食,如「清燉獅子頭」,豬肉細切再用刀背砸後,需加入薑米和其他調料,製成獅子頭,然後再清燉。

生薑加工成米粒,更多的是經油煸炒後與主料同烹,薑的辣香味與主料鮮味溶於一體,十分誘人。

 

「炒蟹粉」、「咕喀肉」等,薑米需先經油煸炒之後,待香味四溢,然後再下入主配料同烹。

薑塊(片)在火工菜中起去腥解膻的作用,而薑米則多用於炸、溜、爆、炒、烹、煎等方法的菜中,用以起香增鮮。

 

4、薑汁入菜色味雙佳

 

水產、家禽的內臟和蛋類原料腥、膻異味較濃,烹製時生薑是不可少的調料。

有些菜肴可用薑絲作配料同烹,而火工菜肴(行話稱大菜)要用薑塊(片)去腥解膻,一般炒菜、小菜用薑米起鮮。

但還有一部分菜肴不便與薑同烹,又要去腥增香,如用薑汁是比較適宜的,如前面講的製作魚圓、蝦圓、肉圓及將各種動物性原料用刀背砸成茸後製成的菜肴,就是用薑計去腥膻味的。

 

製薑汁是將薑塊拍松,用清水泡一定時間(一般還需要加入蔥和適量的料酒同泡),就成所需的薑汁了。

 

生薑在烹調中用途很大,很有講究,但不一定任何菜都要用薑來調味,如單一的蔬菜本身含有自然芳香味,再用薑米調味,勢必會「喧賓奪主」,影響本味。

 

俗說:「薑是老的辣」。

烹調用薑不應選用新薑,老薑的味道更濃香。

 

二、怎樣用鹽

 

鹽在烹調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人們常將食鹽的鹹味稱為「百味之王」,「一鹽調(diao4)百味」。

鹽在烹調中的主要作用是調味和增強風味。

烹調加鹽時,既要考慮到菜肴的口味是否適度,同時也要講究用鹽的時機是否正確。

 

學術理論認為,人的味覺可以感覺到鹹味最低濃度為0.1%~0.15%。

感覺最舒服的食鹽溶液的溶度是0.8%~1.2%。

因此製作湯類菜肴應按0.8%~1.2%的用量掌握。

而煮、燉菜肴時一般應控製在1.5%~2%的範圍內,因為這些菜肴食用時常和不含鹽的主食一同食用,即下飯的菜,所以加鹽量應該大些。

 

鹽在烹調過程中常與其它調料一同使用,使用過程中幾種調料之間必然發生作用,形成一種複合味。

 

一般說,鹹味中加入微量醋,可使鹹味增強,加入醋量較多時,可使鹹味減弱。

反之醋中加入少量食鹽,會使酸味增強,加入大量鹽後則使酸味減弱。

 

鹹味中加入砂糖,可使鹹味減弱。

甜味中加入微量鹹味,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甜味。

鹹味中加入味精可使鹹味緩和,味精中加入少量食鹽,可以增加味精的鮮度。

 

此外,食鹽有高滲透作用,還能抑製細菌的生長。

製作肉丸、魚丸時,加鹽攪拌,可以提高原料的吃水量,使製成的魚丸等柔嫩多計。

在合面糰時加點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面的彈性和韌性。

發酵面糰中加點鹽還可起到調節面糰發酵速度作用,使蒸出的饅頭更鬆軟可口。

 

在烹調中掌握用鹽,大體有以下三種情況。

 

1、烹調前加鹽

 

即在原料加熱前加鹽,目的是使原料有一個基本鹹味,並有收縮。

在使用炸、爆、滑餾、滑炒等烹調方法時,都可結合上漿、掛糊,並加入一些鹽。

因為這類烹調方法的主料被包裹在一層漿糊中,味不得入,所以必須在烹前加鹽。

另外有些菜在烹調過程中無法加鹽,如荷葉粉蒸肉等,也必須在蒸前加鹽。

燒魚時為使魚肉不碎,也要先用鹽或醬油擦一下。

但這種加鹽法用鹽要少,距離烹調時間要短。

 

2、烹調中加鹽

 

這是最主要的加鹽方法,在運用炒、燒、煮、燜、煨、滑等技法烹調時,都要在烹調中加鹽。

而後是在菜肴快要成熟時加鹽,減少鹽對菜肴的滲透壓,保持菜肴嫩松,養分不流失。

 

3、烹調後加鹽

 

即加熱完成以後加鹽,以炸為主烹製的菜肴即此類。

炸好後撒上花椒鹽等調料。

 

三、怎樣用酒

 

烹調中,一般要使用一些料酒,這是因為酒能解腥起香的緣故。

要使酒起到解腥起香的作用,關鍵要讓酒得以發揮。

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烹調中

 

最合理的用酒時間,應該是在整個燒菜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

比如煸炒肉絲,酒應當在煸炒剛完畢的時候放;又如紅燒魚,必須在魚煎製完成後立即烹酒;再如炒蝦仁,蝦仁滑熟後,酒要先於其它作料入鍋。

絕大部分的炒菜、爆菜、燒菜,酒一噴入,立即爆出響聲,並隨之冒出一股水汽,這種用法是正確的。

 

2、上漿掛糊時,也要用酒

 

但用酒不能多,否則就揮發不盡。

 

3、用酒要忌溢和忌多

 

有的人凡菜肴中有葷料,一定放酒。

於是「榨菜肉絲湯」之類的菜也放了酒,結果清淡的口味反被酒味所破壞,這是因為放在湯裏的酒根本來不及揮發的緣故。

所以廚師們在用酒時一般都做到「一要忌溢,二要忌多」。

 

4、有的菜肴要強調酒味

 

例如葡汁雞翅,選用10隻雞翅膀經油炸後加蕃茄醬、糖、鹽一起燜燒至翅酥,隨後加進紅葡萄酒,著芡出鍋裝盒。

這個菜把醇濃的葡萄酒香味作為菜肴最大的特點,既然這樣,酒在出鍋前放,減少揮發就變成合理了。

 

5、用酒來糟醉食品,往往不加熱,這樣酒味就更濃鬱了。

 

另外,這裡還歸納了一些:啤酒調味小竅門

 

啤酒除用於飲用外,還可用來對菜肴調味。

具體方法如下。

 

1、炒肉片或肉絲,用澱粉加啤酒調糊掛漿,炒出後格外鮮嫩,味尤佳。

 

2、烹製凍肉、排骨等菜肴,先用少量啤酒,醃漬10分鐘左右,清水沖洗後烹製,可除腥味和異味。

 

3、烹製含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加少許啤酒,有助脂肪溶解,產生脂化反應,使菜肴香而不膩。

 

4、清蒸雞時先將雞放入20~25%的啤酒中醃漬10~15分鐘,然後取出蒸熟。

格外鮮滑可口。

 

5、清蒸腥味較大的魚類,用啤酒醃漬10~15分鐘,熟後不僅腥味大減,而且味道近似螃蟹。

 

6、涼拌菜時先把菜浸在啤酒中,加熱燒開即取出冷卻,加作料拌食,別有風味。

 

四、怎樣用味精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冷盤、做湯等都可使用。

 

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慾,有助於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

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還具有治療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經衰弱、癲癇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味精雖能提鮮,但如使用方法不當,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看了一些關於味精的帖子,把它們歸納了一下,這裡包括了味精在烹飪中的使用技巧和如何科學地使用味精。

 

1、對用高湯烹製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

因為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的特點,味精則只有一種鮮味,而它的鮮味和高湯的鮮味也不能等同。

如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致使菜肴口味不倫不類。

 

2、對酸性菜肴,如:糖醋、醋溜、醋椒菜類等,不宜使用味精。

因為味精在酸性物質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的效果越差。

 

3、拌冷盤使用晶體味精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化開,然後再澆到冷盤上,效果較好(因味精在45℃時才能發揮作用)。

如果用晶體直接拌冷盤,不易拌均勻,影響味精的提鮮作用。

 

4、作菜使用味精,應在起鍋時加入。

因為在高溫下,味精會分解為焦穀氨酸鈉,即脫水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而且還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危害人體。

 

5、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並不是多多益善。

它的水稀釋度是3000倍,人對味精的味覺感為0.033%,在使用時,以1500倍左右為適宜。

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生似成非成,似澀非澀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食品暫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

 

6、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在70℃~90℃時溶解最好,鮮味最足,超過100℃時味精就被水蒸氣揮發,超過130℃時,即變質為焦穀氨酸鈉,不但沒有鮮味,還會產生毒性。

對燉、燒、煮、熬、蒸的菜,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

 

7、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回味精遇鹼會化合成穀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有關雞精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助鮮的核苷酸製成的。

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不過雞精比味精更鮮。

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無毒無害的,但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破壞菜肴原有的味道而影響口味。

 

雞精因含多種調味劑,其味道比較綜合、協調。

 

五、怎樣勾芡

 

勾芡的學術概念是:藉助澱粉在遇熱糊化的情況下,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潤潔的特點。

在菜肴接近成熟時,將調好的粉汁淋入鍋內,使滷汁稠濃,增加滷汁對原料的附著力,從而使菜肴湯汁的粉性和濃度增加,改善菜肴的色澤和味道。

 

勾芡用的澱粉,又叫團粉,是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

烹調用的澱粉,主要有綠豆澱粉,馬鈴薯澱粉,麥類澱粉,菱、藕澱粉等。

澱粉不溶於水,在和水加熱至60℃時,則糊化成膠體溶液。

勾芡就是利用澱粉這種特性。

 

綠豆澱粉是最佳的澱粉,一般很少使用。

它是由綠豆水漲磨碎,沉澱而成,它的特點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潔白而有光澤。

 

馬鈴薯澱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的澱粉,是由馬鈴薯磨碎,揉洗、沉澱製成的,特點是粘性足,質地細膩,色潔白,光澤優於綠豆澱粉,但吸水性差。

 

小麥澱粉是麥麩洗面筋後沉澱而成或用面粉製成,特點是色白,但光澤較差,質量不如馬鈴薯粉,勾芡後易沉澱。

 

甘薯澱粉特點是吸水能力強,但粘性較差,無光澤,色暗紅帶黑,由鮮薯磨碎,揉洗,沉澱而成。

 

此外還有玉米澱粉,菱、藕澱粉,荸薺澱粉等。

 

勾芡是否適當,對菜肴的質量影響很大,因此勾芡是烹調的基本功之一。

勾芡多用於溜、滑、炒等烹調技法。

這些烹調法的共同點是旺火速成,有這種方法烹調的菜肴,基本上不帶湯。

但由於烹調時加入某些調料和原料本身出水,使菜看中湯汁增多,通過勾芡,使汁液濃稠並附於原料表面,從而達到菜肴光澤、滑潤、柔嫩和鮮美的風味。

 

勾芡一般用兩種類型。

一種是澱粉汁加調味品,俗稱「對汁」,多用於火力旺,速度快的溜、爆等方法烹調的菜肴。

一種是單純的澱粉汁,又叫「濕澱粉」,多用於一般的炒菜。

澆汁也是勾芡的一種,又稱為薄芡、琉璃芡,多用於煨、燒、扒及湯菜。

根據烹調方法及菜肴特色,大體上有以下幾種芡汁用法:

 

1、包芡

 

一般用於爆炒方法烹調的菜肴。

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魚香肉絲、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後,盤底基本不留滷汁。

 

2、糊交

 

一般用於溜、滑、燜、燴方法烹製的菜肴。

粉汁比包芡稀,用處是把菜肴的湯汁變成糊狀,達到湯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3、流芡

 

粉汁較稀,一般用於大型或整體的菜肴,其作用是增加菜肴的滋味和光澤。

一般是在菜肴裝盤後,再將鍋中滷汁加熱勾芡,然後澆在菜肴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狀態,食後盤內可剩餘部分汁液。

 

4、奶湯芡

 

是芡汁中最稀的,又稱薄芡。

一般用於燴燒的菜肴,如:麻辣豆腐、蝦仁鍋巴等。

目的是使菜肴湯汁加濃一點而達到色美味鮮的要求。

 

要勾好芡,需掌握幾個關鍵問題:

 

一是掌握好勾芡時間,一般應在菜肴九成熟時進行,過早勾芡會使滷汁發焦,過遲勾芡易使菜受熱時間長,失去脆、嫩的口味;

 

二是勾芡的菜肴用油不能太多,否則滷汁不易粘在原料上,不能達到增鮮、美形的目的;

 

三是菜肴湯汁要適當,湯汁過多或過少,會造成芡汁的過稀或過稠,從而影響菜肴的質量;

 

四是用單純粉汁勾芡時,必須先將菜肴的口味,色澤調好,然後再淋入濕澱粉勾芡,才能保證菜肴的味美色艷。

 

澱粉吸濕性強,還有吸收異味的特點,因此應注意保管,應防潮、防黴、防異味。

一般以室溫15℃和濕度低於70%的條件下為宜。

 

烹調中還有明油芡的要求,即在菜肴成熟時勾好芡以後,再淋入各種不同的調味油,使之溶合於芡內或附著於芡上。

對菜肴起增香、提鮮、上色、發亮作用。

使用時兩者要結合好,要根據菜肴的口味和色澤要求,淋入不同顏色的食用油,如:雞油(黃色)、辣椒油(紅色)、番茄油、香油、花椒油等。

 

淋油時要注意,一定要在芡熟後淋入,才能使芡亮油明。

一次加油不能過多過急,否則會出現泌油現象。

由於烹調方法不同,加油的方法也不同。

一般溜、炒菜肴,多在成熟後邊顛勺邊淋入明油。

幹燒菜,菜是在出勺後,將勺內餘汁調入油瀉開,澆淋於菜肴上面。

明油加入芡汁後,攪動顛翻不可太快,避免油芡分離。

 

六、怎樣調味

 

調味是菜肴最後成熟的技術關鍵之一。

只有不斷地操練和摸索,才能慢慢地掌握其規律與方法,並與火候巧妙地結合,烹製出色、香、形俱好的佳肴。

 

調味的根據大致有以下幾點:

 

1、因料調味

 

新鮮的雞、魚、蝦和蔬菜等,其本身具有特殊鮮味,調味不應過量,以免掩蓋天然的鮮美滋味。

腥膻氣味較重的原料,如不鮮的魚、蝦、牛羊肉及內臟類,調味時應酌量多加些去腥解膩的調味品,諸如料酒、醋、糖、蔥、薑、蒜等,以便減惡味增鮮味。

 

本身無特定味道的原料,如海參、魚翅等,除必須加入鮮湯外,還應當按照菜肴的具體要求施以相應的調味品。

 

2、因菜調味

 

每種菜都有自己特定的口味,這種口味是通過不同的烹調方法最後確定的。

因此,投放調味品的種類和數量皆不可亂來。

特別是對於多味菜看,必須分清味的主次,才能恰到好處地使用主、輔調料。

有的菜以酸甜為主,有的以鮮香為主,還有的菜上口甜收口鹹,或上口鹹收口甜等,這種一菜數味、變化多端的奧妙,皆在於調味技巧。

 

3、因時調味

 

人們的口味往往隨季節變化而有所差異,這也與機體代謝狀況有關。

例如在冬季,由於氣候寒冷,因而喜用濃厚肥美的菜肴;炎熱的夏季則嗜好清淡爽口的食物。

 

4、因人調味

 

烹調時,在保持地方菜肴風味特點的前提下,還要注意就餐者的不同口味,做到因入製菜。

所謂「食無定味,適口者珍」,就是因人製菜的恰當概括。

 

5、調料優質

 

原料好而調料不佳或調料投放不當,都將影響菜肴風味。

優質調料還有一個含義,就是烹製什麼地方的菜肴,應當用該地的著名調料,這樣才能使菜肴風味足俱。

比如川菜中的水煮肉,其中要用四川陴縣的豆瓣醬和漢原的花椒,川菜中用的鹽和味精也是其特有的,這樣做出來的味道就非常正宗。

當然,條件有限的話,也沒必要一定難為自己,還是解饞為先。

 

烹調過程中的調味,一般可分為三步完成:第一步,加熱前調味;第二步,加熱中調味;第三步,加熱後調味。

 

加熱前的調味

 

又叫基礎調味,目的是使原料在烹製之前就具有一個基本的味,同時減除某些原料的腥膻氣味。

具體方法是將原料用調味品;如:鹽、醬油、料酒、糖等調拌均勻,浸漬一下,或者再加上雞蛋、澱粉漿一漿,使原料初步入味,然後再進行加熱烹調。

 

雞、鴨、魚、肉類菜肴也都要做加熱前的調味,青筍、黃瓜等配料,也常先用鹽醃除水,確定其基本味。

一些不能在加熱中啟蓋和調味的蒸、燉製菜肴,更是要在上籠入鍋前調好味,如蒸雞、蒸肉、蒸魚、燉(隔水)鴨、罐燜肉、罈子肉等,它們的調味方法一般是:將對好的湯汁或攪拌好的作料,同蒸製原料一起放入器皿中,以便於加熱過程中入味。

 

加熱中的調味

 

也叫做正式調味或定型調味。

菜肴的口味正是由這一步來定型,所以是決定性調味階段。

當原料下鍋以後,在適宜的時機按照菜肴的烹調要求和食者的口味,加入或鹹或甜,或酸或辣,或香或鮮的調味品。

有些旺火急成的菜,須得事先把所需的調味品放在碗中調好,這叫作「預備調味」,也稱為「對汁」,以便烹調時及時加入,不誤火候。

 

加熱後的調味

 

又叫做輔助調味、可增加菜肴的特定滋味。

有些菜肴,雖然在第一、二階段中都進行了調味,但在色、香、味方面仍未達到應有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加熱後最後定味,例如炸菜往往撒以椒鹽或辣醬油等,涮品(涮羊肉等)還要蘸上很多的調味小料,蒸菜也有的要在上桌前另燒調汁,燴的烏魚蛋則在出勺時往湯中放些醋,烤的鴨需澆上甜面醬,熗、拌的冷盤,也需澆以對好的三合油、薑醋汁、芥末糊等等,這些都是加熱後的調味,對增加菜肴的特定風味必不可少

 

七、怎樣焯水

 

焯水,就是將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開水鍋中加熱至半熟或全熟,取出以備進一步烹調或調味。

它是烹調中特別是冷拌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對菜肴的色、香、味,特別是色起著關鍵作用。

 

焯水的應用範圍較廣,大部分蔬菜和帶有腥膻氣味的肉類原料都需要焯水。

焯水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使蔬菜顏色更鮮艷,質地更脆嫩,減輕澀、苦、辣味,還可以殺菌消毒。

如菠菜、芹菜、油菜通過焯水變得更加艷綠。

苦瓜、蘿蔔等焯水後可減輕苦味。

扁豆中含有的血球凝集素,通過焯水可以解除。

 

2、可以使肉類原料去除血汙及腥膻等異味,如牛、羊、豬肉及其內臟焯水後都可減少異味。

 

3、可以調整幾種不同原料的成熟時間,縮短正式烹調時間。

由於原料性質不同,加熱成熟的時間也不同,可以通過焯水使幾種不同的原料成熟一致。

如肉片和蔬菜同炒,蔬菜經焯水後達到半熟,那麼,炒熟肉片後,加入焯水的蔬菜,很快就可以出鍋。

如果不經焯水就放在一起烹調,會造成原料生熟不一,軟硬不一。

 

4、便於原料進一步加工操作,有些原料焯水後容易去皮,有些原料焯水後便於進一步加工切製等。

 

焯水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開水鍋焯水;另一種是冷水鍋焯水。

 

開水鍋焯水

 

就是將鍋內的水加熱至滾開,然後將原料下鍋。

下鍋後及時翻動,時間要短。

要講究色、脆、嫩,不要過火。

這種方法多用於植物性原料,如:芹菜、菠菜、萵筍等。

焯水時要特別注意火候,時間稍長,顏色就會變淡,而且也不脆、嫩。

因此放入鍋內後,水微開時即可撈出晾涼。

不要用冷水沖,以免造成新的汙染。

 

冷水鍋焯水

 

是將原料與冷水同時下鍋。

水要沒過原料,然後燒開,目的是使原料成熟,便於進一步加工。

馬鈴薯、胡蘿蔔等因體積大,不易成熟,需要煮的時間長一些。

有些動物性原料,如;白肉、牛百頁、牛肚領等,也是冷水下鍋加熱成熟後再進一步加工的。

有些用於煮湯的動物性原料;也要冷水下鍋,在加熱過程中使營養物質逐漸溢出,使湯味鮮美,如用熱水鍋,則會造成蛋白質凝固

 

八、怎樣配菜

 

配菜根據菜肴品種和各自的質量要求,把經過刀工處理後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主料和輔料適當搭配,使之成為一個(或一桌)完整的菜肴原料。

配菜的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菜的色、香、味、形和營養價值,也決定到成桌菜肴能否協調。

 

1、量的搭配

 

突出主料配製多種主輔原料的菜肴時,應使主料在數量上佔主體地位。

例如「炒肉絲蒜苗」、「炒肉絲韭菜」等應時當令的菜肴,主要是吃蒜苗和韭菜的鮮味,因此配製時就應使蒜苗和韭菜佔主導地位,如果時令已過,此菜就應以肉絲為主。

 

平分秋色配製無主、輔原料之分的菜肴時,各種原料在數量上應基本相當,互相襯托。

例如「溜三樣」、「爆雙脆」、「燴什錦」等,即屬這類。

 

2、質的搭配

 

同質相配即菜肴的主輔料應軟軟相配(如「鮮蘑豆腐」),脆脆相配(如「油爆雙脆」),韌韌相配(如「海帶牛肉絲」),嫩嫩相配(如「芙蓉雞片」)等等,這樣搭配,能使菜肴生熟一致,吃口一致;也就是說,符合烹調要求,各具自己的特色。

 

葷素搭配動物性原料配以植物性原料,如「芹菜肉絲」、「豆腐燒魚」、「滑餾裡脊」配以適當的瓜片和玉蘭片等。

這種葷素搭配是中國菜的傳統作法,無論從營養學還是食品學看,都有其科學道理。

 

貴多賤少係指高檔菜而言。

用貴物宜多,用賤物宜少,例如:「白扒猴頭蘑」、「三絲魚翅」等,可保持菜肴的高檔性。

 

3、味的搭配

 

濃淡相配以配料味之清淡襯托主料味之濃厚,例如:三圓扒鴨(三圓即胡蘿蔔、青筍、馬鈴薯)等。

 

淡淡相配此類菜以清淡取勝,例如:「燒雙冬(冬菇、冬筍)」、「鮮蘑燒豆腐」等。

 

異香相配主料、輔料各具不同特殊香味,使魚、肉的醇香與某些菜蔬的異樣清香融和,便覺別有風味,例如:「芹黃炒魚絲」、「蕪爆裡脊」、「青蒜炒肉片」等。

 

一味獨用有些烹飪原料不宜多用雜料,味太濃重者,只宜獨用,不可搭配,如:鰻、鱉、蟹,鰣魚等。

此外,如:北京烤鴨、廣州烤乳豬等,都是一味獨用的菜例。

 

4、色的搭配

 

菜肴主輔料的色彩搭配要求協調、美觀、大方,有層次感。

色彩搭配的一般原則是配料襯托主料。

具體配色的方法有:

 

順色菜組成菜肴的主料與輔料色澤基本一致。

此類多為白色,所用調料,也是鹽、味精和淺色的料酒、白醬油等。

這類保持原料本色的菜肴,色澤嫩白,給人以清爽之感,食之亦利口。

魚翅、魚骨、魚肚等都適宜配順色菜。

 

異色菜這種將不同顏色的主料輔料搭配一起的菜肴極為普遍。

為了突出主料,使菜品色澤層次分明,應使主料與配料的顏色差異明顯些,例如:以綠的青筍、黑的木耳配紅的肉片炒;用碧色豌豆與玉色蝦仁同烹等,色澤效果令人賞心悅目。

 

5、形的搭配

 

這裡所說的「形」,是指經刀工處理後的菜肴主、輔原料之形狀,其搭配方法有兩種。

 

同形配主輔料的形態、大小等規格保持一致,如:「炒三丁」、「馬鈴薯燒牛肉」、「黃瓜炒肉片」等,分別是丁配丁、塊配塊、片配片。

這樣可使菜看產生一種整齊的美感。

 

異形配主、輔原料的形狀不同、大小不一,如「荔枝魷魚卷」主料魷魚呈簡狀蓑衣形,配料荔枝則為圓或半圓形。

這類菜在形態上別具一種參差錯落美。

 

九、怎樣使菜肴鮮香

 

為使菜肴「生香」,廚師常用下面五種技法。

 

1、借香原料

 

本身無香味,亦無異味,要烹製出香味,只有靠借香。

如海參、魷魚、燕窩等諸多乾貨,在初加工時,歷經油發、水煮、反覆漂洗,雖本身營養豐富,但所具有的揮發性香味基質甚微,故均寡而無味。

菜肴的香味便只有從其他原料或調味香料中去借。

 

借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用具有揮發性的辛香料熗鍋;二是與禽、肉類(或其鮮湯)共同加熱。

具體操作時,廚師常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可使香味更加濃鬱。

 

2、合香原料

 

本身雖有香味基質,但含量不足或單一,則可與其他原料或調料合烹,此為「合香」。

 

例如,烹製動物性原料,常要加入適量的植物性原料。

這樣做,不僅在營養互補方面很有益處,而且還可以使各種香味基質在加熱過程中融溶、揚溢,散發出更豐富的複合香味。

動物性原料中的肉鮮味揮發基質肌苷酸、穀氨酸等與植物性原料中的鮮味主體穀氨酸、一磷酸腺苷、烏苷酸等,在加熱時一齊迅速分解,在揮發中產生凝集,形成具有複合香味的聚合團,也就我們所說的合香混合體。

 

3、點香

 

某些原料在加熱過程中,雖有香氣味產生,但不夠「沖」;或根據菜肴的要求,還略有欠缺,此時可加入適當的原料或調味料補綴,謂之「點香」。

 

烹製菜肴,在出勺之前往往要滴點香油,加些香菜、蔥末、薑未、胡椒粉,或在菜肴裝盤後撒椒鹽、油烹薑絲等,即是運用這些具有揮發性香味原料或調味品,通過瞬時加熱,使其香味基質迅速揮發、溢出,達到既調「香」,又調味的目的。

 

4、裱香

 

有一些菜肴,需要特殊的濃烈香味覆蓋其表,以特殊的風味引起食者的強烈食慾。

這時常用裱香這一技法。

 

熏肉、熏雞、熏魚等食品製作,運用不同的加熱手段和熏料(也稱裱香料)製作而成。

常用的熏料:鋸末(紅松)、白糖、茶葉、大米、松柏枝、香樟樹葉,在加熱時產生大量的煙氣。

這些煙氣中含有不同的香味揮發基質,如:酚類、醇類、有機酸、羰基化合物等。

它們不僅能為食品帶來獨特的風味,而且還具有抑菌、抗氧化作用,使食品得以久存。

 

5、提香

 

通過一定的加熱時間,使菜肴原料、調料中的含香基質充分溢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香味素,產生最理想的香味效應,即謂之「提香」。

 

一般速成菜,由於原料和香辛調味的加熱時間短,再加上原料托糊、上漿等原因,原料內部的香味素並未充分溢出。

而燒、燜、扒、燉、熬等需較長時間加熱的菜肴,則為充分利用香味素提供了條件。

實踐證明,肉類及部分香辛料,如:花椒、大料、丁香、桂皮等調味料的加熱時間,應控製在三小時以內。

因為在這個時間內,各種香味物質隨著加熱時間延長而溢出量增加,香味也更加濃鬱,但超過三小時以後,其呈味、呈香物質的揮發則趨於減弱。

 

所以,菜肴的提香,應視原料和調味料的質與量來決定「提香」的時間。

 

十、怎樣掛糊

 

掛糊是我國烹調中常用的一種技法,行業習慣稱「著衣」,即在經過刀工處理的原料表面掛上一層衣一樣的粉糊。

由於原料在油炸時溫度比較高,即粉糊受熱後會立即凝成一層保護層,使原料不直接和高溫的油接觸。

這樣就可以保持原料內的水分和鮮味,營養成分也會因受保護而不致流失,製作的菜肴就能達到松、嫩、香、脆的目的。

增加菜肴形與色的美觀,增加營養價值。

 

掛糊的種類很多,比較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蛋清糊

 

也叫蛋白糊,用雞蛋清和水澱粉調製而成。

也有用雞蛋和面粉、水調製的。

還可加入適量的發酵粉助發。

製作時蛋清不打發,只要均勻地攪拌在面粉、澱粉中即可,一般適用於軟炸,如:軟炸魚條、軟炸口蘑等。

 

2、蛋泡糊

 

也叫高麗糊或雪衣糊。

將雞蛋清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打,打至起泡,筷子在蛋清中直立不倒為止。

然後加入幹澱粉拌和成糊。

用它掛糊製作的菜看,外觀形態飽滿,口感外松裏嫩。

一般用於特殊的松炸,如:高麗明蝦、銀鼠魚條等。

也可用於禽類和水果類,如:高麗雞腿、炸羊尾、夾沙香蕉等。

製作蛋泡糊,除打發技術外,還要注意加澱粉,否則糊易出水,菜難製成。

 

3、蛋黃糊

 

用雞蛋黃加面粉或澱粉、水拌製而成。

製作的菜色澤金黃,一般適用於酥炸、炸溜等烹調方法。

酥炸後食品外酥裏鮮,食用時蘸調味品即可。

 

4、全蛋糊

 

用整隻雞蛋與面粉或澱粉、水拌製而成。

它製作簡單,適用於炸製拔絲菜肴,成品金黃色,外松裏嫩。

 

5、拍粉拖蛋糊

 

原料在掛糊前先拍上一層幹澱粉或乾面粉,然後再掛上一層糊。

這是為了解決有些原料含水量或含油脂較多不易掛糊而採取的方法,如:軟炸栗子、拔絲蘋果、鍋貼魚片等。

這樣可以使原料掛糊均勻飽滿,吃口香嫩。

 

6、拖蛋糊拍面包粉

 

先讓原料均勻的掛上全蛋糊,然後在掛糊的表面上拍上一層面包粉或芝麻、杏仁、松子仁、瓜子仁、花生仁、核桃仁等,如:炸豬排、芝麻魚排等,炸製出的菜肴特別香脆。

 

7、水粉糊

 

就是用澱粉與水拌製而成的,製作簡單方便,應用廣,多用於幹炸、焦、溜、抓炒等烹調方法。

製成的菜色金黃、外脆硬、內鮮嫩,如:幹炸裡脊、抓炒魚塊等。

 

8、發粉糊

 

先在面粉和澱粉中加入適量的發酵粉拌勻(面粉與澱粉比例為7:3),然後再加水調製。

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溫水,再用筷子攪到有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泡時為止。

使用前在糊中滴幾滴酒,以增加光滑度。

適用於炸製拔絲菜,因菜裏含水量高,用發粉糊炸後糊殼比較硬,不會導致水分外溢影響菜肴質量,外表飽滿豐潤光滑,色金黃,外脆裏嫩。

 

9、脆糊

 

在發糊內加入17%的豬油或色拉油拌製而成,一般適用於酥炸、幹炸的菜肴。

製菜後具有酥脆、酥香、脹發飽滿的特點。

 

10、高麗糊

 

又稱發蛋糊,是由蛋白加工而成,既可作菜肴主料的掛糊,又可單獨作為主料製作風味菜肴。

製作發蛋糊的技術性比較高,在製作時要掌握以下操作要領。

 

(1)打蛋的容器要使用湯盆,便於筷子在盆內攪打,容易使蛋糊打發,形成發蛋糊。

容器一定要乾淨,無積水,無油汙。

 

(2)打蛋一定要用新鮮雞蛋,蛋黃已碎的不能用,打蛋時只用蛋白,蛋黃蛋白要分清,不能有一點蛋黃摻在蛋白裏。

 

(3)打蛋的方法,一隻湯盆內可打五隻雞蛋的蛋白,用兩雙竹筷握在一起攪打。

打時要用力,先快後慢,順著一個方向攪打,不能亂打。

一手拿盆,一手拿筷,站立操作,3~5分鐘就可以打成蛋糊,打到發蛋已經形成,用筷子在發蛋糊裏一插,筷子能夠直立時,說明發蛋糊已經成功。

 

(4)發蛋糊打成以後。

可以根據不同的菜肴加工要求加入不同的調料和輔料。

如炸羊尾要在發蛋糊裏加入一點幹酵粉,又如雞茸蛋要加入雞脯末和肥膘末。

加入調料和輔料時,不是將蛋糊倒進輔料,而是將調料和輔料加入蛋糊,邊加入邊攪拌。

 

(5)配製好的發蛋糊不宜久留,要及時加熱成熟。

常用的成熟方法有溜、蒸兩種。

溜時油溫不能超過三成,火候要用文火。

油溫過高時,要及時加入冷油或端離火口,如做雞茸蛋就是用溜法:

 

取炒鍋擦乾燒熱,加入豬油700克左右,在文火上加熱至三成。

用調羹逐個投下雞茸蛋糊,下鍋要輕,將雞茸蛋逐個翻身,待到顏色潔白髮亮,手摸有實感時,即可撈起、另起油鍋,加調料高湯,下五色柳絲,勾芡,蛋裹上柳絲即成。

籠蒸成熟方法不易掌握,時間過短,又會外熟內生,蒸氣過足,有可能蒸穿。

可以用開水先來一下,初步成形後再用工具造型,然後上籠蒸熟。

 

掛糊雖然是個簡單的過程,但實際操作時並不簡單,稍有差錯,往往會造成「飛漿」,影響菜看的美觀和口味。

掛糊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要把要掛糊的原料上的水分擠幹,特別是經過冰凍的原料,掛糊時很容易滲出一部分水而導致脫漿,而且還要注意液體的調料也要盡量少放,否則會使漿料上不牢。

 

其次要注意調味品加入的次序。

一般地說,要先放入鹽、味精和料酒,再將調料和原料一同使勁拌和,直至原料表面發粘,才可再放入其它調料。

先放鹽可以使鹹味滲透到原料內部,同時使鹽和原料中的蛋白質形成「水化層」,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料中的水分少受或幾乎不受損失。

 

十一、怎樣淋油

 

菜肴烹調成熟,在出勺之前,常常要淋一點油,淋油的主要作用是:

 

1、增色

 

烹製扒三白,成品呈白色,如淋入幾滴黃色雞油,就能襯托出主料的潔白。

又如梅花蝦餅,淋入適量的番茄油,會使主料的色澤更加鮮紅明快。

 

2、增香

 

有些菜肴烹製完成後,淋入適量的調味油,可增加菜肴的香味,如紅燒魯魚,出勺前要淋入麻油增香。

而蔥燒海參,出勺前淋入適量的蔥油,會使蔥香四溢,誘人食慾。

 

3、增味

 

有些菜肴通過淋油,可以突出其特殊風味。

如辣汁雞丁,出勺前淋入紅油(辣椒油),使成品鹹辣適口。

紅油豆腐,也要淋入紅油,否則就失去風味。

 

4、增亮

 

用溜、爆、扒、燒、靠等方法烹製的菜肴,經勾芡後,淋入適量的調味油,可使菜肴表面的亮度增加,如幹燒魚作成後,將勺內餘汁淋上麻油燒於主料上,其亮度猶如鏡面一般,增加菜的美觀。

 

5、增滑

 

減少菜肴與炒勺的磨擦,增加潤滑,便於大翻勺,使菜不散不碎,保持菜形美觀。

 

淋油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如下:

 

1、淋油一定要在菜肴的芡汁成熟後再淋入,否則會使菜解芡,色澤發暗,並帶有生粉味;

 

2、淋油要適量,太多易使芡脫落;

 

3、淋油要根據菜肴的色澤和口味要求,一般地說,白色、黃色和口味清淡的菜淋人雞油,紅色、黑色菜淋入麻油,辣味的菜要淋入紅油。

 

十二、怎樣掌握火候

 

火候,是菜肴烹調過程中,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

烹調時,一方面要從燃燒烈度鑒別火力的大小,另一方面要根據原料性質掌握成熟時間的長短。

兩者統一,才能使菜肴烹調達到標準。

 

一般地說,火力運用大小要根據原料性質來確定,但也不是絕對的。

有些菜根據烹調要求要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火力,如清燉牛肉就是先旺火,後小火;而汆魚脯則是先小火,後中火;幹燒魚則是先旺火,再中火,後小火燒製。

烹調中運用和掌握好火候要注意以下因素的關係。

 

1、火候與原料的關係

 

菜肴原料多種多樣,有老、有嫩、有硬、有軟,烹調中的火候運用要根據原料質地來確定。

軟、嫩、脆的原料多用旺火速成,老、硬、韌的原料多用小火長時間烹調。

但如果在烹調前通過初步加工改變了原料的質地和特點,那麼火候運用也要改變。

如原料切細、走油、焯水等都能縮短烹調時間。

 

原料數量的多少,也和火候大小有關。

數量越少,火力相對就要減弱,時間就要縮短。

原料形狀與火候運用也有直接關係,一般地說,整形大塊的原料在烹調中,由於受熱面積小,需長時間才能成熟,所以火力不宜過旺。

而碎小形狀的原料因其受熱面積大,急火速成即可成熟。

 

2、火候與傳導方式的關係

 

在烹調中,火力傳導是使烹調原料發生質變的決定因素。

傳導方式是以輻射、傳導、對流三種傳熱方式進行的。

傳熱媒介又分無媒介傳熱和有媒介傳熱,如水、油、蒸氣、鹽、砂粒傳熱等。

這些不同的傳熱方式直接影響著烹調中火候的運用。

 

3、火候與烹調技法的關係

 

烹調技法與火候運用密切相關。

炒、爆、烹、炸等技法多用旺火速成。

燒、燉、煮、燜等技法多用小火長時間烹調。

但根據菜肴的要求,每種烹調技法在運用火候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只有在烹調中綜合各種因素,才能正確地運用好火候。

下面舉三種火候的應用實例加以說明。

 

(l)小火烹調的菜肴

 

如清燉牛肉,是以小火燒煮的。

烹製前先把牛肉切成方形塊,用旺沸水焯一下,清除血沫和雜質。

這時牛肉的纖維是收縮階段,要移中火,加入副料,燒煮片刻,再移小火上,通過小火燒煮,使牛肉收縮的纖維逐漸伸展。

當牛肉快熟時,再放入調料燉煮至熟,這樣作出來的清燉牛肉,色香味形俱佳。

 

如果用旺火燒煮,牛肉就會出現外形不整齊現象。

另外菜湯中還會有許多牛肉渣,造成肉湯渾濁,而且容易形成表面熟爛,裡面仍然嚼不動。

因此大塊原料的菜肴,多用小火。

 

(2)中火適用於炸製菜

 

凡是外面掛糊的原料,在下油鍋炸時,多使用中火下鍋,逐漸加油的方法,效果較好。

因為炸製時如果用旺火,原料會立即變焦,形成外焦裏生。

如果用小火,原料下鍋後會出現脫糊現象。

有的菜如香酥雞,則是採取旺火時將原料下鍋,炸出一層較硬的外殼,再移入中火炸至酥脆。

 

(3)旺火適用於爆、炒、涮的菜肴

 

一般用旺火烹調的菜肴,主料多以脆、嫩為主,如蔥爆羊肉、涮羊肉、水爆肚等。

水爆肚,焯水時,必須沸入沸出,這樣涮出來的才會脆嫩。

原因在於旺火烹調的菜肴,能使主料迅速受高溫,纖維急劇收縮,使肉內的水分不易浸出,吃時就脆嫩。

如果不是用旺火,火力不足,鍋中水沸不了,主料不能及時收縮,就會將主料煮老。

 

再如蔥爆羊肉,看起來很簡單,但有的人作出來的蔥爆肉,不是出很多湯,就是向老嚼不動。

怎樣做才能烹好呢?首先是切肉要切好,要用頂刀法將肉切成薄片,其次一定要用旺火,油要燒熱。

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燒至冒油煙,再下人肉炒至變色,立即下蔥和調料燜炒片刻,見蔥變色立即出鍋。

也是要旺火速成,否則就會造成水多和嚼不動。

 

但現在一般家用燃氣灶,只能出小、中、大火,達不到旺火的要求。

要利用中、小火炒出旺火烹製的菜肴,首先鍋內的油量要適當加大,其次是加熱時間要稍長一點,再有一次投放的原料要少些,這樣便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十三、怎樣用刀

 

刀法的學術概念是烹調過程中,把做菜的原料用刀切成各種不同的形態時的各種方法。

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切

 

切法是菜肴切製中最根本的刀法。

切是刀身與原料呈垂直,有節奏地進刀,使原料均等斷開的一些方法。

 

在製做菜肴的切製中,根據原料的性質和烹調要求,可分為直切、推切、拉切、鋸切、鍘切、滾切等六種方法。

 

(l)直切

 

一般左手按穩原料,右手操刀。

切時,刀垂向下,既不向外推,也不向裏拉,一刀一刀筆直地切下去。

直切要求:第一,左右手要有節奏地配合;第二,左手中指關節抵住刀身向後移動,移動時要保持同等距離,不要忽快忽慢、偏寬偏窄,使切出的原料形狀均勻,整齊;第三,右手操刀運用腕力,落刀要垂直,不偏裏偏外;第四,右手操刀時,左手要按穩原料。

 

採用直刀切法,一般用乾脆性原料,如:青筍、鮮藕、蘿蔔、黃瓜、白菜、馬鈴薯等。

 

(2)推切

 

推切的刀法是刀與原料垂直,切時刀由後向前推,著力點在刀的後部,一切推到底,不再向回拉。

推切主要用於質地較鬆散、用直刀切容易破裂或散開的原料,如:叉燒肉、熟雞蛋等。

 

(3)拉切

 

拉切的刀法也是在施刀時,刀與原料垂直,切時刀由前向後拉。

實際上是虛推實拉,主要以拉為主,著力點在刀的前部。

拉切適用於韌性較強的原料,如:千張、海帶、鮮肉等。

 

推切與拉切都是運用手腕力量,動作也大體相同,不同的是推切由後向前,拉切由前向後。

初學時,只有較熟練地掌握了直刀切法後,才能運用推切、拉切兩種刀法。

最好先從推切學,後再練拉切。

 

(4)鋸切

 

也稱推拉切。

鋸切刀法是推切和拉切刀法的結合,鋸切是比較難掌握的一種刀法。

鋸切刀法是刀與原料垂直,切時先將刀向前推,然後再向後拉。

這樣一推一拉像拉鋸一樣向下切把原料切斷。

鋸切原料時要求:第一,刀運行的速度要慢,著力小而勻;第二,前後推拉刀面要筆直,不能偏裏或偏外;第三,切時左手將原

 

料按穩,不能移動,否則會大小薄厚不勻;第四,要用腕力和左手中指合作,以控製原料形狀和薄厚。

 

鋸切刀法一般用於把較厚無骨而有韌性的原料或質地鬆軟的原料切成較薄的片形,如涮羊肉的肉片等。

 

(5)鍘切

 

鍘切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右手握刀柄,左手握住刀背的前端,兩手平衡用力壓切;另一種是右手握住刀柄,左手按住刀背前端,左右兩手交替用力搖動。

鍘切刀法要求:第一,刀要對準所切的部位,並使原料不能移動,下刀要準;第二,不管壓切還是搖切都要迅速敏捷,用力均勻。

 

鍘切刀法一般用於處理帶有軟骨、細小骨或體小、形圓易滑的生料和熟料,如:雞、鴨、魚、蟹、花生米等。

 

(6)滾切

 

滾切刀法是左手按穩原料,右手持刀不斷下切,每切一刀即將原料滾動一次。

根據原料滾動的姿勢和速度來決定切成片或塊。

一般情況是滾得快、切得慢,切出來的是塊;滾得慢、切得快切出來的是片。

這種滾切法可切出多樣的塊、片,如:滾刀塊、菱角塊、梳子塊等。

滾刀切法的要求是:左手滾動原料的斜度要掌握適中,右手要緊跟著原料滾動掌握一定的斜度切下去,保持大小薄厚等均勻。

 

滾刀切法多用於圓形或橢圓形脆性蔬菜類原料,如:蘿蔔、青筍、黃瓜、茭白等。

 

(7)切製菜肴時還應注意:

 

第一,切製原料粗細薄厚均勻,長短相等一致。

否則原料生熟不一致。

 

第二,凡經過刀工處理的原料,不論絲、條、丁、塊、片、段,必須不連刀。

 

第三,根據原料質地老嫩,紋路橫豎,按不同烹調要求,採用不同的切法,如肉類原料,筋少、細嫩、易碎的肉,應順紋路切,筋多、質老的要頂紋路切,質地一般的要斜路切。

 

第四,注意主輔料形狀的配合和原料的合理利用。

一般是輔料服從主料,即:絲對絲,片對片,輔料的形狀略小於主料。

用料時要周密計劃,量材使用,儘可能做到大材大用,小材小用,細料細目,粗料巧用。

 

2、片

 

片又稱劈。

片的刀技也是處理無骨韌性原料、軟性原料,或者是煮熟回軟的動物和植物性原料的刀法。

就是用片刀把原料片成薄片。

施刀時,一般都是將刀身放平,正著(或斜著)進行工作。

由於原料性質不同,方法也不一樣。

大體有推刀片、拉刀片、斜刀片。

反刀片、鋸刀片和抖刀片等六種技法。

 

(1)推刀片

 

推刀片是左手按穩原料,右手持刀,刀身放平,使刀身和菜墩面呈近似平行狀態,刀從原料的右側片入,向左穩推,刀的前端貼墩子面,刀的後部略微抬高,以刀的高低來控製所要求的薄厚。

左手按穩原料,但不要按的過重,在片原料時,以不移動為準。

隨著刀的片入,左手指可稍翹起,用掌心按住原料。

推刀片多用於煮熟回軟或脆性原料,如熟筍、玉蘭片、豆腐乾、肉凍等。

 

(2)拉刀片

 

拉刀片也要放平刀身,先將刀的後部片進原料,然後往回拉刀,一刀片下。

拉刀片的要求基本與推刀片相同,只是刀口片進原料後運動方向相反。

拉刀片多用於韌性原料,如雞片、魚片、蝦片、肉片等。

 

(3)斜刀片

 

也稱坡刀片、抹刀片。

斜刀片通常用於質地鬆脆原料。

其刀法是左手按穩原料的左端,右手持刀,刀背翹起,刀刃向左,角度略斜,片進原料,以原料表面靠近左手的部位向左下方移動。

由於刀身斜角度片進原料,片成的塊和片的面積,較其原料的橫斷面要大些,而且呈斜狀。

如海參片、雞片、魚片、熟肚片、腰子片等,均可採用這種刀法。

 

斜刀片的要求是;把原料放穩在墩子巳,使其不致移動,左手按穩被壓部位,與右手運動有節奏地配合,一刀挨一刀地切片下去。

片的薄厚、大小以及斜度的掌握,主要依靠眼力注視兩手動作和落刀的部位,同時,右手要牢牢地控製刀的運動方向。

 

(4)反刀片

 

這種方法與斜刀片的原料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反刀片的刀背向裏(向著身體),刀刃向外,利用刀刃的前半部工作,使刀身與菜墩子呈斜狀。

刀片進原料後,由裏向外運動。

反刀片一般適用於脆性易滑的原料。

要求左手按穩原料,並以左手中指上部關節抵住刀身,右手的刀緊貼著左手中指關節片進原料。

左手向後的每一移動,都要掌握同等距離,使其形狀薄厚一致。

 

(5)鋸刀片

 

鋸刀片是推拉的綜合刀技。

施刀時,先推片,後拉片,使刀一往一返都在工作。

是專片(無筋或少筋)瘦肉、通脊類原料的刀技。

如雞絲,肉絲,就是先用鋸片刀技,片成大薄片,然後再切絲。

 

(6)抖刀片

 

抖刀片的刀法是將刀身放平,左手按穩原料,右手持刀,片進原料後,從右向左運動。

運動時刀刃要上下抖動,而且要抖的均勻。

抖刀片一般用手美化原料形狀,適合於軟性原料。

這種刀技能把原料片成水波式的片狀,然後再直切,就形成了美觀的鋸齒,如松花蛋片、豆腐乾絲等。

 

3、剁

 

剁又稱斬,一般用於無骨原料。

此方法是將原料斬成茸、泥或剁成末狀的一種方法。

根據原料數量來決定用雙刀剁還是用單刀剁。

數量多的用雙刀,又叫做排剁(斬);數量少的用單刀。

 

剁(斬)的要求是:

 

兩手持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太近或太遠,兩刀前端的距離可以稍近些,刀根的距離可稍遠些。

剁是運用手腕的力量,從左到右,然後再從右到左,反覆排剁(斬)。

操作時兩

 

 


 
 
   

 

 


 

 

熱門推薦

 

 




 

 


 

大家都在看



這裡滾動定格
首頁
基本功秘技,學會用調料、用刀具,太值得學了!
  

 

 

聲明:Love分享 生活網,網站內容均從網路上收集或網友提供,內容的完整性正確性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本站嚴禁使用者發表侵害版權或智慧財產之內容,

由於本站是受到「即時發表」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

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瑱妥右方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

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 聯絡我們 | ,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

 |  使用注意事項 使用規則   | Facebook隱私權條款   | 隱私條款 | 侵權舉報 | 著作權保護 |   聯絡我們 |   廣告合作 | 模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