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宜長時間洗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喜歡泡澡的時候聽音樂或者閉目養神,可以有效放空自己,緩解一天的緊張情緒,但是這個習慣不好。
因為長時間泡在水裡,皮膚容易起皺、脫水,易出現心臟缺血、缺氧,甚至有可能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發生猝死。
因此建議:盆浴20分鐘左右,淋浴3至5分鐘就好。
2.不宜空腹洗澡空腹洗澡也是個不良習慣,因為洗澡時要消耗人體大量的能量,而它主要來自於血液中的葡萄糖。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飢餓時,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偏低,不能滿足人體正常的生理需求,就容易出現血糖過低、頭昏目眩、心慌等現象,甚至有可能出現虛脫。
所以最好不要空腹,實在不行,洗澡前至少應該喝一杯飲料或牛奶。
3.不宜飯後洗澡很多人覺得吃完飯洗澡,身體暖和一點,但這是件很不好的事。
因為飯後,胃腸需要血液幫助消化,飯後馬上洗澡,會影響消化道的血流量,不利於食物的正常消化與吸收,進而易出現與腸胃道有關的疾病,還會伴隨著噁心、嘔吐等諸多症狀。
此外還會加劇心臟供血不足,引發間歇性心絞痛,增加心臟的壓力。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飯後休息一個小時,或飯前一個小時洗澡為宜。
4.不宜水溫過高大家都知道,人體正常溫度在37度左右,所以水溫應在36和40度之間為宜,略高於體溫的39度最好。
過高的水溫對皮膚有損害,容易損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削弱皮膚對細菌和污染的抵抗力;記得小時候冬天最怕洗澡了,那個木盆裡面的水太燙了。
5.不宜先洗頭雖然很多人(包括自己)之前也經常先洗頭。
因為開始洗澡的時候,血液主要分佈在頭部和內臟,先洗頭會影響顱內血液的正常流通,經常這樣的話,可能會引起腦血管疾病。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所以正常的順序是:先臉,後身體,最後才是頭。
6.不宜勞動後立即洗澡就像我們不提倡大家鍛鍊完後馬上洗澡一樣,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過後,都不宜馬上洗澡,因為那樣會影響心臟、腦部等地方的正常供血,嚴重時還會出現昏厥的情況